他还预言:当人类对共感技术产生依赖,可能会出现“情感饥荒”??人们不再真实感受,而是表演感动;不再自然流泪,而是为了被系统记录而哭泣。
“最可怕的不是敌人摧毁我们,”他在末尾写道,“而是我们自己,把桥梁变成了牢笼。”
小星读完最后一个字,窗外正巧划过一道流星。
她忽然明白了爷爷为什么一直保留那瓶橙汁??不是因为怀念,而是提醒。提醒自己不要沉溺于过去的温暖,而忘了未来的责任。
她开始撰写《共感宪章》。
这不是法律条文,也不是技术规范,而是一份面向全人类的精神契约。核心条款只有三条:
>一、共感之目的,在于理解,而非控制;
>二、记忆可共享,但选择权永远属于个体;
>三、桥梁为人服务,人不为桥梁牺牲人性。
她将草案上传至全球共感平台,发起全民公投。
投票持续了整整七天。
最终,98。6%的人选择支持。
就在结果公布的瞬间,L5区传来一阵奇特的震动。虫洞中心浮现出一圈巨大的光环,其亮度变化遵循斐波那契数列,恰好对应《月亮船》的节拍。
小星知道,这是小禾的回应。
她走到古槐树下,打开手机录音功能,轻声说:“妈妈,我拿到钥匙了。这次,换我来守护这扇门。”
话音落下,树叶沙沙作响。
一片嫩叶缓缓飘落,正好贴在她的掌心。叶脉间,浮现出几个微小的光点,排列成一句话:
>“我一直都知道,你会的。”
十年后,小星成为跨国际共感理事会最年轻的主席。她推动建立了“情感生态保护区”,禁止任何形式的情绪收割与商业利用。她还发起“盲童计划”,专门培训那些先天失明的孩子学习共感调律??因为他们从未见过世界,反而更能“听见”人心。
而在她的办公室墙上,挂着一幅画。
那是她七岁时的作品翻印版:穿白大褂的女孩牵着许多孩子,走向月亮。如今,在原画的右侧,多了一个新添的身影??银发老人坐在轮椅上,手里握着一瓶橙汁,正微笑着望向星空。
画框下方,刻着一行小字:
>“他们都说我是希望。
>可我知道,我只是继承了光的人。”
某夜,她加班至凌晨,忽然听见窗外传来熟悉的旋律。
《致爱丽丝》,但从容了许多,像是有人边走边哼。
她推开窗,夜风拂面。
远处的古槐树顶端,一点荧光轻轻跃起,如同萤火,却又比萤火更久。它盘旋片刻,缓缓飞向星空,消失在银河深处。
她没有流泪。
只是轻轻哼起那首《月亮船》,把歌声送入共感网络。
一秒后,L5区传回回应。
依旧是那句熟悉的话,只是这次,多了两个人的声音:
>“你唱得很好听,下次我们一起唱吧。”
>
>??妈妈
>??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