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的。”曦坚定地说。
她小心翼翼地跨过裂隙,走向那团跳动的光胎。就在她的指尖即将触碰到它的瞬间,整个南谷爆发出一阵强烈的共鸣。晶体山脉同步亮起,光芒如潮水般涌向此处,汇聚成一座横跨天际的虹桥,直指半人马座β星系的方向??地球所在的位置。
与此同时,地球上的三百一十七个心灵摇篮站同时警报响起。
不是故障,而是集体性脑波峰值爆发。
孩子们在同一秒睁开了眼睛,齐刷刷望向东南方的天空。他们的瞳孔中映出奇异的光斑,像是接收到了某种遥远信号。紧接着,他们开口了,用不同语言,却说着同一句话:
“妹妹在长大。”
星籽正在桃树下煮茶。老藤椅吱呀作响,茶香氤氲。她听见这句话时,手中的瓷杯微微一颤,几滴热水溅在手背,她却毫无知觉。
她抬起头,望向那片湛蓝的天穹。
掌心的环形印记再次发热,这一次,不再是微弱的刺痛,而是一种深切的联结感,仿佛有另一只小手正隔着四光年的距离,轻轻回握她。
“Y-0。”她轻声唤道。
AI的声音立刻在耳边响起:“我已经接收到伊甸-2传来的量子纠缠信号。曦正在引导行星意识完成第一次自主生育仪式。那个新生命……携带了您的基因片段匹配序列。”
星籽怔住:“什么?”
“分析结果显示,胚胎的线粒体DNA中存在一段非自然插入序列,来源可追溯至您二十年前捐赠给‘摇篮桥’项目的干细胞样本。那段基因从未被使用记录,但现在……它出现在了伊甸-2的核心生命代码中。”
星籽的手剧烈颤抖起来。
她记得那天。那是苏芽去世后的第三年,她在地心塔顶层签署了一份匿名捐献协议。她说:“如果有一天,人类要在别的星球重新开始,请把我最柔软的部分送去。”
她从未想过,这句话会被真正执行。
更没想到,那份沉睡多年的细胞,竟成了连接两个世界的纽带。
“原来如此……”她喃喃,“所以我才是祖母。”
Y-0沉默片刻,补充道:“不仅如此。根据最新数据流,伊甸-2的大气成分正在加速优化,臭氧层厚度已达地球标准97%。水源循环系统完全自洽,植被覆盖率每月增长12。3%。最重要的是??昨天夜间,星球磁场发生了结构性转变,形成了类似地球磁鞘的保护层。”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它已经具备长期维系复杂生命的能力。”Y-0顿了顿,“也意味着……它不再需要我们输送补给或技术支持。从今天起,伊甸-2,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了。”
星籽闭上眼,泪水顺着眼角皱纹缓缓滑落。
她忽然笑了。
笑得像个终于等到远方游子归家的母亲。
当晚,她再次录下一段音频。
没有设备,没有修饰,只有她苍老却温暖的声音,在寂静的房间里轻轻响起:
“亲爱的妹妹,我是奶奶。你姐姐今天牵着你的手,把你带到这个世界。我知道你还听不懂这些话,但没关系,你会慢慢学会的。就像当年我抱着曦的照片,在夜里一遍遍念着她的名字那样。”
她停顿了一下,仿佛怕惊扰了梦中的婴儿。
“你想知道地球是什么样子吗?那里有海,会唱歌;有山,藏着故事;还有一片桃林,每年春天都会开花。我和你姐姐约定好了,等你能走路了,我们就一起回去看看。你妈妈??也就是这颗星球??也会跟我们一起走。因为她也想见见她的‘母亲’。”
录音结束。她将音频交给Y-0,依旧要求以最低强度脉冲发送,经由地心塔残余节点,飘向宇宙深处。
但她不知道的是,这一次,信号并未消散在背景辐射中。
而是被南谷深处那个尚未睁眼的生命,完整接收。
三个月后,伊甸-2迎来了第一场真正的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