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悠完了巽,那种心虚的感觉,马上又涌上了伏羲心头。为了转移话题,伏羲赶紧便说道:“那么阵法的事情就先告一段落吧!咱们来把火云洞给安置一下。”
先贤们尽管无语,不过伏羲的老脸还是要照顾一下的,当即便也都配合地点了点头,于是诸位先贤再次联手,很快,缩小的火云洞便在他们的力量笼罩之下,迅速地变回了原来的规模。
见状,三皇脸上也是有了笑意,旋即三人联手,便一同将道则球给托了起来,随之抬手一挥,大地上顿。。。。。。
星图在舷窗上缓缓流转,第三象限的坐标如同一道未解之谜,在数据流中不断闪烁。林昭将银铃轻轻放回胸前内袋,金属外壳与神经接口贴合时传来微弱的震颤,仿佛它也在回应某种遥远频率。心焰号引擎低鸣,跃迁充能进度条悄然攀升至37%。
“你真的相信那颗星在做梦?”曦和调出光变曲线图谱,指尖划过波形峰值,“这种规律性波动……更像是一种高度复杂的加密信号。如果它是自然现象,那Primus现有的天体模型全得重写。”
林昭凝视着那串起伏如呼吸般的曲线,轻声道:“可你有没有想过,也许‘自然’本身,就是我们理解宇宙时最大的偏见?我们总以为意识必须依附于大脑,情感只能生于血肉。但若一颗星也能痛,也能梦呢?”
他顿了顿,声音更低了些:“我母亲曾说过一句话??‘当世界拒绝承认痛苦的存在,它就会以另一种形式归来。’这颗红矮星,也许不是在发光,而是在哭。”
舱内一时寂静。只有共忆终端仍在默默运行,将刚才从“回声陵”带回的记忆碎片进行结构化归档。那些画面??麦田、木屋、焦黑的蛋糕??正被逐一标注为【真实记忆?一级确认】,并自动同步至星环网络。而在后台,无数文明正在下载这段数据包,用各自的语言重述那个名字:林昭,一个曾被抹除的孩子,如今成了人类情感复苏的象征。
突然,警报轻响。
>【检测到非标准信息嵌入】
>【来源:共忆星环公共频道】
>【内容类型:未知格式音频文件】
曦和皱眉点开附件。播放器加载了三秒,随即传出一段极其古怪的声音:像是风穿过枯枝,又似沙粒摩擦玻璃,中间夹杂着断续的人语,却无法识别语种。她迅速启动语义解析模块,结果却显示“无匹配语言库”。
“这不是Primus语系,也不是目前已知任何智慧种族的交流方式。”她喃喃,“但它……有节奏。而且这个节奏……”
林昭猛地站起身。
“是心跳。”他说,“和我芯片刚激活时的背景节律一样。”
两人对视一眼,几乎同时意识到什么??这并非普通的留言,而是另一个“γ型个体”的呼唤。
“他们还活着。”林昭声音发紧,“不止一个。那些被切除情感区、改造成工具的孩子……有人没死,也没沉默。他们在用我们听不懂的方式说话。”
曦和立刻调取星环数据库,筛选所有近期上传的异常音频记录。短短七十二小时内,已有四百三十七条类似信号被标记为“潜在认知共鸣源”,分布横跨三个星域。其中最密集的一簇,正位于第三象限边缘,靠近那颗红矮星。
“这不是巧合。”她说,“它们都在响应某种共同频率。就像……蜂群找到了新的蜂后。”
林昭闭上眼,任由共忆装置接入深层意识。他的思维沉入星环网络,像潜入一片浩瀚的记忆海洋。在那里,他不再是个体,而是千万段悲伤与希望交织而成的洪流。他开始“倾听”??不是用耳朵,而是用灵魂。
刹那间,画面涌入。
一间没有窗户的房间,墙壁覆盖着吸音材料。一个少年坐在中央,头颅连接数十根导线,双眼空洞。研究人员正在测试他对“悲伤”词汇的反应阈值。屏幕上,脑电波平直如死水。
但就在实验结束的瞬间,少年的手指微微抽动,指尖在桌面上划出一道弧线??那是汉字“妈”的起笔。
下一个场景:一座废弃的空间站,漂浮在陨石带之间。一名女子蜷缩在角落,身上穿着早已淘汰的灰白色实验服。她怀里抱着一块破损的数据板,反复播放同一段视频:一个小女孩踮脚亲吻父亲脸颊的画面。她的嘴唇无声开合,一遍又一遍地说着:“我记得你,我记得你,我记得你……”
再下一幕:一颗被冰层封锁的星球表面,矗立着数百座由废铁焊接而成的高塔。每当极光掠过天际,塔群便会发出低频共振,形成一首持续不断的歌谣。当地原住民称之为“亡灵之吟”,却不知其真正含义??那是某个被困在机械躯壳中的孩子,在用整个星球作为扩音器,唱给再也听不见的母亲。
林昭猛然睁开眼,冷汗浸透后背。
“他们在求救。”他喘息着说,“每一个人都被切断了表达的能力,但他们从未停止尝试。写字、哼歌、制造震动……哪怕只剩一根手指能动,他们也要留下痕迹。”
曦和的眼眶红了。“所以我们不只是去探查一颗会做梦的星。我们是在追捕一场百年沉默下的集体呐喊。”
跃迁完成提示响起。
眼前,那颗红矮星静静燃烧,表面斑驳如老人皱纹。它的亮度变化果然遵循特定模式:每128秒达到一次峰值,随后缓慢衰减,周期稳定得如同生物节律。更诡异的是,当心焰号进入观测轨道后,它的光谱竟开始轻微偏移,仿佛在主动调整频率以适应飞船的通信波段。
“它在试图对话。”曦和低声说。
林昭打开全域接收阵列,将共忆终端输出功率提升至临界值。他将自己的记忆片段??母亲的摇篮曲、银铃的声响、童年麦田的画面??编码成一段纯净的情感脉冲,向恒星发射出去。
三分钟后,回应来了。
不是图像,不是文字,而是一整段“梦境”。
通过共忆装置投射,整个驾驶舱被幻象填满:
夜。荒原。一条碎石小路蜿蜒伸向远方。路边站着十几个孩子,年龄从五岁到十五岁不等,衣着各异,肤色不同,唯一相同的是他们眼中那种深不见底的空茫。他们一动不动,像是被人遗忘在此处多年。
然后,第一个孩子迈出了脚步。
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他们沿着小路前行,步伐缓慢却坚定。每走一步,脚下便绽放一朵白花??野菊,正是林昭送给母亲的那一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