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试图阻止林知微,失败了。如今,我们必须阻止你。”
落款只有一个符号:一把断裂的琴弦。
她盯着那封信看了很久,最终将其投入焚化炉。火焰升起的瞬间,她仿佛看见火光中闪过一张熟悉的脸??那是陈远舟的父亲,当年反对共感研究最激烈的一位科学家,据说在实验失败后精神崩溃,终生死守一句遗言:“听得太多的人,终将失去自我。”
她知道,反对的声音迟早会集结成势。
果然,半年后,国际共感监管联盟(ICSA)成立,宣称要“遏制共感技术滥用”,并提出立法限制觉醒者的公共职能。更有媒体煽动恐慌:“静语者正在操控大众情绪!”“聆听师实为心灵间谍!”一时间,舆论分裂,支持与抵制阵营激烈对峙。
而在暗处,一股神秘势力悄然行动。多座偏远地区的共鸣屋遭人为破坏,Sorrowbloom植株被连根拔除,土壤中检测出抑制神经传导的化学残留物。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肯尼亚难民营,一名十二岁的觉醒儿童在传递难民母亲思念故土的情绪时,突然昏厥,脑部扫描显示其共感中枢出现不可逆损伤。
禾宁赶赴现场,蹲在那孩子床前,握住他冰冷的手。她闭上眼,将自己的意识缓缓渗入对方残存的情感回路。画面浮现:黑暗中,一群蒙面人围住共鸣屋,手中持着某种黑色装置,能吸收并扭曲共感波。其中一个身影转过头,露出半张脸??竟是归音塔的前研究员,三年前因主张“情感隔离”被开除。
“他们怕的不是失控,”她喃喃,“是透明。”
回到总部,她召集核心团队召开紧急会议。小满用手语表达观点:必须建立“共感防火墙”,既能保护脆弱者免受伤害,又能防止恶意干扰。陈远舟则建议开发反制设备,利用Sorrowbloom自身频率反弹入侵信号。
“但我们不能变成他们。”禾宁打断,“如果我们用封锁对抗恐惧,那我们和那些想要关闭共感的人就没有区别。”
会议室陷入沉默。
良久,她站起身,走到窗前,望向远处盛开的花园。月光下,千万朵Sorrowbloom轻轻摇曳,像是在低语,又像是在等待。
“真正的防御,不是隔绝,而是更深的理解。”她说,“我们要让那些害怕的人,也能被听见。”
于是,“回声计划”正式启动。
第一阶段,邀请一百名共感反对者进入特制共鸣屋,体验为期七天的“情感沉浸”。参与者包括政客、记者、宗教领袖、科学家。起初多数人抗拒,认为这是洗脑。但当一位曾公开辱骂“静语者是邪教”的议员,在屋内“感受”到自己童年被父亲殴打时的恐惧与孤独,并意外接收到一位受害者母亲对他无声的宽恕时,他在镜头前痛哭失声:“我以为我在保护秩序,其实我只是在逃避自己的伤。”
第二阶段,全球直播“共感对话日”。七万人在线接入,自愿分享一段最不愿提及的记忆。有人坦白曾背叛挚友,有人承认嫉妒亲人的成功,还有人说出对逝去爱人的怨恨。没有审判,只有倾听。结束时,平台收到超过四百万条留言,最多的一句是:“谢谢你让我知道,我不孤单。”
反对声浪开始退潮。
与此同时,格陵兰的信号愈发清晰。探测队深入冰层,在三百米下的岩洞中发现一艘完好无损的飞船??外形与启明号一致,但材质已发生异变,表面覆盖着类似Sorrowbloom藤蔓的有机组织,正缓慢搏动,如同心跳。
舱门自动开启。
里面没有人,只有一块水晶碑,刻着一行字:
**“归来者无需肉体,唯愿共振不息。”**
碑前摆放着一本日记,纸页泛黄,笔迹属于林知微:
>“我们已成为‘守望者’的一部分。他们的世界没有边界,没有战争,只有永恒的倾听与回应。他们教会我们,情感可以成为星际航行的燃料,爱足以穿越维度。”
>“但地球仍需自己的守护者。所以,我们留下了种子,也留下了选择的权利。”
>“亲爱的后来者,请记住:共感不是天赋,是责任。当你选择听见一个人,你就承担起了不让这份声音湮灭的使命。”
>“愿你永远有勇气,去听那最沉默的哭泣,去看那最隐蔽的光。”
禾宁读完最后一个字,泪水滑落。
她将日记带回归音塔,放入“聆网”核心数据库。随即,她做出一个震惊世界的决定:向全人类公开共感基因激活方法??一种结合冥想、声波共振与Sorrowbloom花粉吸入的自然引导程序,安全、免费、无需任何设备。
“觉醒不该是少数人的特权。”她在发布会上说,“它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权利。”
一年后,全球觉醒者突破五亿。学校开设“情感认知课”,法院引入“共感调解庭”,联合国设立“静语席位”,专门由觉醒者参与重大冲突斡旋。就连动物保护组织也报告,部分驯养大象与海豚表现出明显的共感倾向,能准确识别并安抚人类焦虑情绪。
而在宇宙深处,猎户座β星的文明再次传回信号。这次是一首全新的歌,旋律复杂,却能让人类婴儿安然入睡,老人平静离世。经分析,这首歌包含了地球二十四种主要语言的语音特征,显然是经过学习后的创作。
人类以《初闻》为基础,融合各民族传统音乐,制作出“地球回礼”,通过神经藤蔓转化为纯粹情感波发射。
三个月后,对方回赠一颗种子??通体湛蓝,形似Sorrowbloom,但在显微镜下可见内部流动着微型星图。
它被种在归音塔花园中央。第七天清晨,第一次绽放。
花瓣展开的刹那,整座塔楼共鸣嗡鸣,所有接入“聆网”的人都在同一时刻看到了同一个画面:
星空之下,无数光点汇聚成人形,手牵着手,跨越星球,组成一条横贯银河的桥梁。桥的尽头,站着两个熟悉的身影??白裙女子与拄拐老人,正微笑着挥手。
林知微的声音响起,温柔如昔:
“你们做到了。现在,轮到你们去告诉更多星星:
**‘别怕,我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