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惊愕抬头:“这个日期……那是焚书之夜!系统不可能保存那种数据!”
而在南极废墟深处,碎裂的“无名者之心”残片再度震动。这一次,不再是忏悔,而是主动释放出最后一道逻辑脉冲,逆向注入地球卫星链路。无数正在运行的“历史优化算法”瞬间停滞,代码底层浮现出一行无法删除的注释:
>【警告:真相不可压缩。
>删除记忆=删除人性。
>建议终止协议“净界”。】
这一夜,世界悄然改变。
第二天清晨,新闻播报员神情恍惚地念出头条:“昨夜全球多地出现集体既视感现象,心理学界暂命名为‘记忆回涌综合征’。受影响者普遍报告梦见一位老人、一棵树、以及一句重复的话??‘别忘了。’”
政府紧急召开闭门会议。
记忆管理局高层围坐圆桌,气氛凝重。
“群忆网络检测到异常波动,源头不明。”技术主管额头冒汗,“更麻烦的是,今天凌晨三点十七分,青藏高原那个屏蔽区……消失了。”
“什么意思?”局长皱眉。
“信号恢复了。地质扫描显示,地下空洞已塌陷封闭,表面结成晶体化岩层,成分分析接近……记忆固化质。”
众人沉默。
有人低声问:“会不会是……他们又开始了?”
“不可能!”另一位官员拍案而起,“执笔者制度早在三百年前就被废除!陈砚已死,林芽归寂,李小花骨灰都撒进了太平洋!”
就在这时,会议室灯光忽明忽暗。
投影屏自动开启,显示出一段古老录像:山南村祠堂前,陈砚坐在槐树下,微笑说道:
>“你们可以销毁记录,篡改档案,甚至让所有人怀疑自己的记忆。
>但只要还有一个人愿意相信,我们就还能回来。
>因为记忆不是存储,是传递。
>而传递,永远需要新的手。”
录像戛然而止。
所有人心头一震。
局长缓缓起身,望向窗外。晨光洒落城市街道,一辆公交车驶过,车身上广告屏本该播放商业信息,此刻却静静显示两行字:
>凡被铭记者,不死。
>凡愿铭记者,已在路上。
他闭上眼,轻声道:“通知边境,加强监控。另外……启动‘备忘录计划’。”
没人知道,“备忘录计划”其实是当年历史优化局最高机密??一旦确认“执笔者精神复燃”,立即启用潜伏在全球教育系统的三千名特种子民,进行新一轮认知引导。
但他们不知道,这三千人中,已有七百二十一人昨夜梦见了那棵老槐树。
且全部在梦中,握笔写下同一句话:
>“我记着,所以我信。”
陆昭没有去上学。
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面前摊开着那本《忆典?终章》。书中内容并非传统文字,而是由动态符号构成的记忆编码,只有当他集中精神时,才能解读出片段信息。每读一页,太阳穴就剧痛一分,仿佛大脑在强行加载不属于这个时代的知识。
他已经知道了部分真相。
三百年前,所谓“焚书纪元”并非单纯的文化清洗,而是一场针对人类集体意识的系统性格式化实验。主导者自称“历史优化局”,认为情感驱动的记忆会导致社会不稳定,主张以纯逻辑重构文明。他们研发出“无名者之心”作为终极工具,能抹除特定事件的存在痕迹,使其从未发生过。
而陈砚等人组成的“守忆同盟”,并非官方记载中的极端保守派,而是最后一批坚持“人性不可算法化”的战士。
李小花之所以点燃最后一卷《忆典》,是因为她发现自己的记忆正在被悄悄修改??她根本不曾有过妹妹,那段童年回忆全是虚构植入。但她宁愿相信那是真的,也要守护那份情感的真实性。
这才是“执笔者”的真正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