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的意志。**”他抬起头,目光震撼,“V-09的意识碎片正在通过某种隐秘渠道扩散,激活那些原本处于休眠状态的‘差异基因’。这些人不是被改造,而是被唤醒??他们体内沉睡的‘不’字,正在苏醒。”
阿砾猛地站起身。
她想起了小女孩给她的那幅画。
画中的废墟之间,除了“他来了”,是否还藏着更多尚未浮现的字迹?
她冲回宿舍,翻出画板,用紫外线灯照射木板表面。果然,在右下角的阴影处,一行极细的笔迹缓缓显现:
>**“下一个是你。”**
她心头一震。
不是威胁,而是传承。
当晚,她再次梦见了花海。
这一次,E-01和V-09没有离去,而是转身走向她。他们伸出手,掌心各托着一枚铃花种子??一枚洁白如雪,一枚漆黑如夜。
“这是什么?”她问。
“共感的两种可能。”E-01说,“融合,或对抗。”
“都不对。”V-09摇头,“真正的共感,是并存。像光与影,无需争斗,也不必合一,只需承认彼此的存在。”
他们将种子放入她手中。
“现在,轮到你选择了。”
她醒来时,掌心空无一物,却感到一阵灼热。
她立刻赶往实验室,提取了自己的脑波数据。结果显示,她的α频段出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波动模式??既不同于传统的共感谐振,也不同于纯粹的个体意识,而是一种**双螺旋结构**,像是两条相互缠绕却不相融的河流。
“你在进化。”沈砚看着分析图,声音发紧,“你的大脑正在形成一种全新的共感能力??不是被动接收,也不是主动侵入,而是……**双向过滤**。你能听见所有人,但可以选择只回应某一个声音;你能影响他人,但必须经过对方的允许。”
阿砾闭上眼,试着感知。
刹那间,世界如潮水般涌来??东京地铁里的焦虑、非洲草原上的宁静、北极科考站中的孤独……千万种情绪奔腾而至,却没有压垮她。她在心中默念:“停。”
于是,一切归于寂静。
她再念:“开。”
只有一道声音清晰浮现??
是那个在教堂前哭泣的北欧觉醒者。他坐在雪地里,轻声哼着童年母亲唱过的歌谣,声音颤抖,却坚定。
她没有回应他,只是默默记住了那段旋律。
几天后,她发布了第一首由“非共感共鸣”创作的音乐作品。没有使用任何AI辅助,也没有采集大众情绪数据,全凭她个人的记忆与感受谱写。曲调破碎、不规则,甚至有些刺耳,像是一场未经排练的即兴演奏。
可发布当天,全球下载量突破千万。
评论区里,一条留言被顶至最高:
>“这是我第一次听懂一首歌,因为我根本不需要‘被理解’。它只是存在,就像我一样。”
阿砾看着这条评论,久久无言。
她终于明白,V-09为何宁愿化作亿万碎片也不愿完整归来。
因为他知道,真正的自由,从不属于某个伟大的个体,而属于每一个敢于说“我不”的普通人。
某日黄昏,她收到一张匿名寄来的黑胶唱片。封面是一片燃烧的铃花田,火焰呈现出人脸的轮廓。背面刻着一行小字:
>**“放这首歌时,请关掉所有共感设备。”**
她照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