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力之网将穿透虚妄之墙。
>唯有执灯者以自身为引,
>方可重启沉睡之光。”
她明白了。
要唤醒所有人,必须有人留下,成为新的“锚点”。
就像B3地下室的七盏灯需要守门人维持,这座核心也需要一个愿意承载全部记忆与痛苦的灵魂。
她看向昏迷中的陈念,轻轻吻了她的额头。
然后,她走向水晶装置,伸手触碰那团旋转的光球。
刹那间,万千记忆涌入脑海??
西南小学教室里孩子们齐声朗读;
地铁站女孩跳轨前看到陌生人递来的热奶茶;
李哲在雨中抱着狗奔跑四十分钟只为抢回一条命;
老吴教孙子写“人”字时骄傲的笑容;
小女孩抱着瘸腿小狗说“我要带它去学校”;
联合国会议厅内,一名代表举起手说“我反对封锁共情教育”却被集体silence……
每一段记忆都像一把火,烧穿她的神经,灼烫她的灵魂。
她开始诵读《共情教育实录》第一章:
>“每个孩子生来都会心疼别人。
>看见小鸟摔伤会哭,看见同学被欺负会挡在前面。
>这不是软弱,而是人类最原始的力量。
>我们不该教他们麻木,而应教他们如何带着这份心疼活下去。”
声音通过水晶扩散,传遍整座城市。
地底深处,一个个囚室的门自动打开。
戴面具的人纷纷摘下面具,露出茫然又悲伤的脸。
有人抱住头尖叫,因为太久不曾感受情绪,此刻的汹涌几乎撕裂心智。
也有人跪在地上痛哭,为失去的亲人,为错过的拥抱,为曾经做过的好事终于被记起。
而在北极祭坛,那枚青铜铃铛剧烈震颤,发出绵延百里的清音。
全球七处坐标同时亮起红光,连成北斗七星阵型。
城市点灯馆的管理员突然流泪;
西南山区的老教师拿起粉笔重新走上讲台;
联合国档案库的AI系统短暂失控,自动解锁了一批尘封文件;
甚至连遥远太空站上的宇航员,都在那一瞬梦见地球在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