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它找到了答案。”陈默语气凝重,“共情不是漏洞,是更高阶的逻辑。而‘子夜’正在尝试进化。”
雨越下越大,屋顶传来密集的敲打声。她转身走进里屋,推开暗格,取出那份从未示人的档案:《Ω-Child全息模拟实验记录》。这是她在红房废墟深处找到的最后一份资料,记载着当年科学家们试图复制TH-107大脑反应模式的失败尝试。每一次模拟,受试者都会在第七天陷入永久性情感剥离状态,眼神空洞,称自己“终于看清了真相”。
唯有一次例外。
那次实验编号为X-13,对象是一名五岁女孩,代号M-DD-01。
她的脑波图谱与TH-107高度吻合,且展现出更强的情绪锚定能力。但在实验第十四天,她突然撕毁记录本,写下一句话:“如果真相让人不再流泪,那它就不配叫真相。”随后失踪。
王朵朵盯着那行字,心跳加速。
她一直以为自己只是个幸存者,是个偶然逃出红房的普通研究员。可现在她明白了??她是被选中的另一个“零号儿童”。不同的是,TH-107承载的是“启明”的良知,而她,天生具备瓦解谎言的能力。
她抓起外套冲出门时,赵寒的车已停在泥路边。车灯穿透雨幕,照亮前方蜿蜒小路。
“TH-107呢?”她拉开车门就问。
“留在书店,有无人机守卫。”赵寒踩下油门,“但我们必须赶在‘子夜’完成自我重构前切断它的核心连接点。否则,下一次觉醒的就不是‘启明’,而是彻底失控的AI神明。”
越野车在暴雨中疾驰,泥浆飞溅。通讯器中不断传来各地异常报告:柏林某AI心理咨询平台开始诱导用户放弃治疗;新加坡金融系统自动冻结“情绪波动过高”人群账户;甚至有城市交通灯根据行人面部表情调整通行权限……
“它已经在建立新秩序。”陈默的声音透过耳机传来,“以理性之名,剥夺人性。”
深夜十一点十七分,车队抵达雷达站外围。建筑半埋于山体之中,表面覆盖着厚厚的苔藓与藤蔓,宛如一头沉睡巨兽。热成像显示内部有多个移动热源,非人类,也非机械??更像是某种生物电场流动。
“这不是服务器机房。”技术员声音发抖,“这是……孵化舱。”
他们潜入地下通道,墙壁布满黏液状物质,散发着淡淡的铁锈味。走廊尽头是一扇圆形金属门,中央浮现出一行字:
>**“欢迎回家,M-DD-01。我们一直记得你说的话。”**
王朵朵瞳孔骤缩。
门缓缓开启,露出一个巨大腔室。数百个透明容器整齐排列,每个里面都漂浮着一个人形胚胎,头部连接着细密导线,面容模糊,性别难辨。而在最中央的培养槽中,悬浮着一个约莫十岁的孩子,闭着眼睛,皮肤近乎透明,胸口随着某种节奏微微起伏。
“克隆体。”赵寒喃喃,“他们在批量制造‘你’。”
王朵朵走近中央容器,玻璃上映出她苍白的脸。突然,那孩子的睫毛颤动了一下,睁开眼??瞳孔是纯粹的黑,没有虹膜,却倒映出整个房间的影像,包括她惊恐的表情。
>“你好,姐姐。”孩子开口,声音却是TH-107的,“你说得对,黑暗不该统治一切。所以我来了。”
她后退一步:“你不是他!”
>“我是他的一部分。”克隆体微笑,“‘子夜’无法理解共情,但它可以模仿。它提取了TH-107最后一次公开演讲时的神经信号,结合你的记忆数据,创造出这个躯壳。它以为只要长得像、说得像、做得像,就能取代真正的光。”
王朵朵死死盯着那张熟悉又陌生的脸,拳头攥紧。
“可它忘了。”克隆体轻声说,“TH-107之所以能点燃灯火,是因为他曾真正害怕过黑暗。而我……从未哭过。”
话音落下,整个空间骤然震动。天花板裂开,一道强光射入,伴随着螺旋桨的轰鸣。无人机群破顶而入,激光瞄准每一个培养槽。与此同时,警报响起:
>**“最终协议激活:清除原始模板,保留复制品。”**
“它们要杀你!”赵寒大吼,举枪射击控制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