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他在附近农家借宿。房东老太太听说他是陈默,激动得直搓手:“哎哟真是缘分啊!这子孙堂以前可灵验了,我婆婆那会儿怀不上,就是在这磕了三天头,后来生了我老公他爹!”
“那为什么没人修呢?”
“没钱啊。”老人叹气,“政府说要列保护单位,可拨款一直没下来。年轻人也不信这些了,都去城里打工,谁还回来拜?”
陈默默默听着,夜里躺在床上,望着窗外月色,久久未眠。
第二天清晨,他发布了一条微博:【今天,我认养一座庙。】
配图是修复中的“子孙堂”,他亲自拿着扫帚清理庭院,背后横幅写着“青城子孙堂重光计划”。
文字写道:
“这里没有流量,没有热搜,也没有景区KPI。
但它承载过无数人的期盼与泪水。
我不信神佛能赐子,但我信人心不该荒芜。
即日起,我个人出资启动修复工程,并设立专项基金,用于全国类似濒危民俗场所的抢救性保护。
如果你也曾在这里许愿,请转发这条微博,让它再次亮灯。
#让子孙堂亮起来#”
二十四小时内,话题阅读量突破五亿。上千条留言涌来:
【我妈三十年前在这求过,第二年就生了我!现在她在ICU,我想替她再许一次愿……】
【我们村也有个类似的娘娘庙,早就塌了,能不能也列入资助名单?】
【默哥,我不是粉丝,但我爸去年走了,临终前还念叨着没抱上孙子。看到这个,我哭了。】
更有数十位艺人接力转发,连一向低调的刘一菲也罕见发声:【愿天下所有等待,都不被辜负。】并晒出一张B超照片??胎儿蜷缩如初月,手中似握着一缕光。
三个月后,子孙堂修缮完毕,举行开光仪式。陈默带着已显怀的刘一菲一同出席。当日香客络绎不绝,许多人专程从外地赶来,只为上一炷香。
主持法师宣布:“今日起,本堂更名为‘承愿寺’,取‘承接心愿,传递希望’之意。”
仪式进行到一半,忽然天空放晴,一道彩虹横跨山巅,正好落在庙门前。人群惊呼不已,摄影师疯狂按快门。
刘一菲握住陈默的手:“你看,又来了。”
“什么?”
“奇迹。”
他笑了,低头吻了吻她的额头。
就在此时,手机震动。是医院发来的检查报告提醒。他点开一看,医生备注栏写着:胎儿发育良好,性别可辨。
他看向刘一菲,眼神复杂。
“要现在看吗?”他问。
她摇摇头:“再等等吧。留给出生那天的惊喜。”
他点头,收起手机,目光落在庙前新立的石碑上。上面刻着他亲笔写的两句话:
**世人皆苦求子嗣,不知爱本身已是恩赐。
我修此庙非为还愿,只为给后来者留一盏灯。**
夜幕降临,万家灯火渐次点亮。承愿寺门前,三百盏河灯顺溪流而下,每一盏都写着一个名字或愿望。陈默和刘一菲并肩站着,目送最后一盏漂远。
“你说,我们的孩子将来会怎么看这段故事?”她轻声问。
“也许会觉得爸爸太较真,妈妈太浪漫。”他搂紧她,“但只要他能健康出生,爱这个世界,就够了。”
“你想给他取什么名字?”
他沉默片刻,说:“如果是男孩,叫陈念安??心有所念,终得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