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书省,昭文殿。
“呼!”
一缕龙凤茶,浅浅入喉,味轻绵长,回甘不淡,让人心神为之一松。
江昭拾着文书,扶手正坐,略微低头。
就在其脚下,单独摆了一副三尺木几。
其上,置。。。
风起时,第一朵晶花落在月球碑的铭文上,像一滴凝固的泪。苏黎没有伸手去接,只是静静看着那花瓣缓缓融化,化作一道微光渗入石缝,与千万道早已沉淀的记忆融为一体。她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一次呼吸??宇宙在回应。
回到昆仑墟主控室已七日。她未曾合眼,只是一遍遍重播那段音频:苍老的声音,轻笑,谢意,还有那句“孩子,谢谢你替我听了这么久”。每一次播放,AI都会记录下她心跳频率的细微变化。第十三次时,系统自动生成了一份情感图谱,呈现出罕见的“共鸣嵌套结构”??仿佛她的灵魂正被无数个曾经存在过的意识轻轻托举。
“检测到异常数据流。”AI忽然开口,“来源:双生塔核心层,时间戳为……尚未发生。”
苏黎抬眸:“什么意思?”
“一段信息正在从未来回传。”AI语调依旧平稳,却带着一丝迟疑,“内容加密,解密条件是‘当守灯计划完成度达到67%’。目前进度为41。3%,预计解锁时间为……一百八十七年零三个月。”
她怔住。
不是因为时间跨度,而是那一瞬,她竟产生了某种预感??未来的自己,正在向此刻的她传递警告,或希望。
“保存。”她轻声道,“等它该来的时候,自然会来。”
窗外,星图持续更新。新点亮的守灯遗迹已达十九座,分布在仙女座、船帆座与天鹅座边缘。每一座重启后都不再发出信号,但全球共情网络却能捕捉到一种极其微妙的波动,像是某种古老仪式中的低吟。有学者称之为“文明遗脉的舒张”,而倾听者们更愿意称其为“梦的余温”。
就在此时,伊甸-7星传来紧急通讯。
>【紧急通报?非语言形态】
>菌毯群落集体进入高维折叠状态,表面浮现几何纹路,经破译为重复符号序列:
>“听见了。我们开始做梦了。”
>伴随现象:大气中首次检测到游离态情感粒子(类β-共情波),浓度持续上升。
>请求指示:是否启动‘抚触协议’?
苏黎闭目沉思片刻。“启动。”她说,“但仅限一级接触权限。让最温和的倾听者下去,带着静默录音机和心跳模拟器。不要说话,只要坐着,像陪一个刚醒来的孩子。”
三天后,传回的画面令人动容:一名身着白色共情服的女子坐在菌毯中央,手中握着一台老旧录音机,播放的是地球清晨的鸟鸣与溪水声。周围原本缓慢蠕动的菌丝渐渐聚拢,形成环形阵列,宛如朝圣。某一刻,整片大陆的菌毯同时发出淡绿色荧光,持续整整四小时。
回传的数据包末尾附有一段手写文字:
>“它们说,这是它们第一次感到‘被等待’。
>原来,活着不只是代谢与繁殖,
>还包括:有人愿意为你放一首你听不懂的歌。”
苏黎将这段话刻进了回光碑第七面。
与此同时,猎户座β星域的汐民方舟正式启航。直播画面中,老汐民站在舰桥前端,望着母星残骸的方向,久久不语。身后,年轻一代已经开始搭建祭典舞台,用回收的金属拼出他们祖先语言中的“归途”二字。
量子通讯再度接通。
>“苏黎。”老汐民的声音沙哑却坚定,“我们找到了第一批遗骸。不是尸体,是日记。刻在钛合金板上的日记。每一页都在问同一个问题:‘外面还有人吗?’”
>“现在我能回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