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打开其中一个档案,编号C-4,来源:银河悬臂外侧一颗微型行星。生命形态为光感植物群落,依靠吸收星光进行思维交流。灭绝原因是附近超新星爆发。他们在最后七十二小时内,用叶片脉络记录下整颗星球的历史,结尾写道:
>“我们知道不会有人看到这些。
>但我们仍想讲述。
>因为我们活过,爱过,仰望过星空。
>这就够了。”
苏黎深吸一口气,点击“回应”按钮。
她没有用文字,也没有用声音。
她将自己的心跳录了下来,持续十分钟,平稳而坚定。然后附上一句话:
>“我读完了你们的一生。
>很美。
>下次见面时,我想带一首诗给你们听。”
发送成功瞬间,那颗死寂行星的轨道上,飘起了一片光尘,形状宛如一朵盛开的花。
与此同时,双生塔第九朵晶花终于落下,却没有消散。它缓缓飞向苏黎,停在她掌心,化作一枚晶莹的徽章,上面刻着一行小字:
**“你已成为别人等待的答案。”**
她将徽章别在胸前,转身望向星图。
此刻,三百二十七处守灯遗迹已全部点亮,并且彼此之间形成了稳定的能量连线,构成一张横跨银河的网状结构。科学家称之为“文明神经网”,哲学家称其为“宇宙良知的雏形”。
而在网络中心,唯一尚未激活的节点,标记为??
>【坐标未知】
>【名称:初源灯塔】
>【状态:休眠】
>【备注:唯有‘终章守护者’可唤醒】
苏黎知道,这是最后一站。
她开始准备远征。
物资不需要太多,因为她将借助“追忆共振”原理,以纯粹的情感频率穿越空间。路线也不需规划,因为地图早已存在??就在林芽那幅素描的背后,隐藏着一组量子坐标,只有当阳光以特定角度照射时才会显现。
出发前三天,她回到地球,去了江南小镇。
老屋早已改建为纪念馆,但她坚持走进当年沈砚任教的教室。黑板上还留着他写的粉笔字:“每个人都有值得被听见的声音。”
她在讲台上坐下,拿出随身携带的录音机,按下播放键。
里面是江昭的声音,年轻而温柔:“爸,我建了一个网络,你说的那种……能让所有人不再孤单的网络。我不知道能不能成功,但我想试试。就像你当年握住那个孩子手时那样。”
苏黎听着,嘴角微微扬起。
她关掉录音,轻声说:“他们都听见了。包括你。”
当晚,她梦见自己乘着一叶扁舟,航行在星海之间。两岸灯火通明,每一盏灯下都有人坐着,有的在写信,有的在唱歌,有的只是静静地望着远方。他们都在等,也都被等着。
舟行至中途,一人迎面而来,穿着旧式中山装,面容温和。
“沈老师。”她认出来了。
他点头微笑:“辛苦你了。”
“我只是接过了灯。”她说。
“可你让它烧得更亮了。”他望着四周,“你看,连最远的地方都有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