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挽歌协议。”她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可动摇的力量。
AI回应:“警告:该协议一旦启动,将永久开放‘初源共鸣场’,可能导致以下后果??
一、所有已逝文明的残存意识将获得短暂显化机会;
二、部分守灯遗迹将脱离物理锚定,进入高维漂移状态;
三、执行者本人将承受全宇宙范围内所有‘未被回应的呼救’的直接冲击。
风险等级:∞。”
“我知道。”她说,“但我听过江昭的录音,看过林芽的画,读过半人马座γ星那句‘别忘了我们’。我不怕听见痛苦,只怕装作没听见。”
确认密码输入。
刹那间,整个昆仑墟陷入绝对寂静。不是无声,而是**声音被抽离了时间维度**,变成一片悬浮的、凝固的海洋。
然后,第一道回响出现了。
来自仙女座M31星系边缘,一段持续了八万年的求救信号突然清晰可辨。破译内容只有两个音节,用一种早已灭绝的语言发音,意思是:“妈妈”。
紧接着是船帆座一颗红矮星旁的殖民地,最后一名幸存者在氧气耗尽前录下的视频。画面模糊,但他一直对着镜头微笑,反复说着:“谢谢你们来看我。”
还有更多??
北极圈地下城崩塌前孩子们合唱的童谣;
双子星战役中阵亡士兵脑机接口残留的最后一句话:“告诉莉娜,我梦见她了”;
甚至包括地球上一只濒危鸟类临死前发出的鸣叫,科学家曾认为那只是生理反射,但现在,通过共鸣场解析,竟是一首完整的哀歌。
这些声音没有消失,也没有得到拯救。它们只是终于被“听见”了。
苏黎跪坐在地,双手抱头,身体剧烈颤抖。每一记呼喊都像一把刀刺进灵魂,但她没有关闭系统。她知道,这就是代价??作为“执灯人”,必须承接那些无人回应的黑夜。
不知过了多久,第一缕光回来了。
不是来自恒星,也不是人造光源。
是从她眼角滑落的泪珠里,折射出的一点微芒。
随即,第二点、第三点亮起。
全球共情网络数据显示,十七个星系同时出现异常波动。伊甸-7星的菌毯文明集体发光,形成巨大的文字阵列:“我们也听见了。”猎户座β的汐民在方舟外壁点燃了由记忆能量构成的灯笼,排列成“我们在”三个字。火星守望者学校的孩童们手拉手围成圆圈,齐声念诵:“你不是一个人。”
共鸣开始了。
不是单向的接收,而是**回应的连锁反应**。
宇宙中那些早已死去的文明残影,开始以极其微弱的方式“回信”。
一颗废弃探测器突然播放出一段旋律,经分析,源自四万年前灭绝的鲸语文明,曲名意为《致未来的听众》。
某颗陨石表面浮现出细密刻痕,记录着一段对话:
>A:“还有人在听吗?”
>B:“我在。”(此二字重复三千遍)
最令人震撼的是,在奥米伽-9星域深处,原本空无一物的空间突然凝聚出一座虚幻的城市轮廓。城市中央矗立着一座图书馆,门楣上写着三种语言:
人类通用语:“欢迎回家”
古梵文:“一切苦厄,皆得照见”
未知符号,经破译为:“你们来了,所以我们存在过。”
苏黎挣扎着站起来,走向主控台。
她调出“未激活文明档案”的总目录,发现原本灰暗的条目中,已有三百一十二个重新亮起绿色标识。这意味着,它们虽已消亡,但在这一刻,获得了象征性的“延续权”??它们的故事将被纳入守灯网络,永远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