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两日,姜青麟果真如他所言,暂留于紫云山。
清虚真人自是极为重视,亲自安排了最清幽的客院供其下榻,并严令弟子不得随意打扰。
是夜,月华如水,静静流淌在紫云山客院之中。
姜青麟暂居的院落清幽雅致,推开窗,便能看见远处山峦在月光下勾勒出的朦胧剪影,以及近处庭院中随风摇曳的修竹。
叶倩提着一个精致的食盒,悄然来到院外。成洪如影子般守在院门处,见到是她,默默躬身行礼,无声地让开了道路。
她推开虚掩的房门,见姜青麟正坐在书案后,就着明亮的烛火,批阅着从京城快马送来的奏报。
他换下了一身玄色常服,穿着月白色的寝衣,外罩一件宽松的墨色长袍,少了几分白日的威仪,多了几分居家的慵懒,眉宇间却依旧凝聚着化不开的凝重。
听到脚步声,他抬起头,见是她,冷峻的眉眼瞬间柔和下来:“这么晚了,怎么还不休息?”
“见你这里灯还亮着,便过来看看。”叶倩将食盒放在一旁的矮几上,打开盖子,里面是一碗热气腾腾的灵药粥和几样清淡的小菜,“你晚膳用得少,这是我让小厨房用后山灵谷和温补药材熬的粥,你趁热用些。”
姜青麟放下手中的朱笔,揉了揉眉心,脸上露出一丝倦色:“抚州旧案,落霞山阵法,还有北伐军需……千头万绪,一时难以入眠。”
叶倩走到他身边,很自然地伸出手,指尖凝聚着淡淡的紫色霞光,轻轻按上他的太阳穴。
她的动作轻柔而熟练,带着清凉舒缓的灵力度入,有效地缓解了他的疲惫。
姜青麟舒适地闭上眼,感受着她指尖的温柔,喟叹道:“没想到,名动天下的叶仙子,还有这般手艺。”
叶倩抿唇一笑:“紫云山弟子,虽不精通医理,但一些舒络安神的法门还是懂的。”
她的指尖顺着他的额角,轻轻梳理着他的鬓发。
烛光下,他俊美的面容少了几分平日的疏离,更显真实。
她看着他眼下的淡淡青影,心中泛起细密的心疼。
外人只道皇太孙殿下身份尊贵,权势滔天,却不知这尊荣背后,是何等沉重的担子。
“国事虽艰,亦非一日可解。你……要爱惜自己。”她轻声道。
姜青麟睁开眼,握住她停留在自己鬓边的手,拉到唇边轻轻一吻:“有你在身边,便不觉累了。”
他的吻落在手背上,带着灼人的温度。叶倩脸颊微红,却没有抽回手,任由他握着。
用完粥点,叶倩并未立刻离开。
她走到书案另一侧,那里摆放着姜青麟平日习字的一套文房四宝。
她挽起衣袖,露出一截雪白皓腕,亲自为他研墨。
“你批你的奏报,我为你研墨可好?”她抬眸,眼中带着一丝浅笑,“算是……红袖添香?”
姜青麟看着她灯下如玉的侧颜,专注研墨的姿态优美如画,心中一片宁静满足。他笑了笑,重新拿起朱笔:“求之不得。”
一时间,室内只剩下烛火轻微的噼啪声,墨条与砚台摩擦的细微声响,以及纸张翻动的沙沙声。
两人各据书案一端,无需过多言语,空气中流淌着一种静谧而温馨的默契。
偶尔抬头,视线交汇,皆是从对方眼中看到同样的安宁与情意。
对于落霞山阵法之事,姜青麟只与清虚真人进行了一次长谈,并未急于下结论,只言需通盘考量,从长计议。
清虚真人感念其并未偏听偏信,亦未以势压人,心中感佩,自是应允。
姜青麟褪去了皇太孙的威仪,叶倩也暂卸了清修仙子的清冷。
他陪她在紫云山漫步,看她自幼长大的地方。
她引他去看后山那株千年紫云松下她常打坐的磐石,去灵药园辨认各类仙草,去藏经阁外的竹林感受清风拂过竹叶的沙沙声响。
更多的时候,他们只是寻一处僻静之地,或对坐品茗,或并肩观云。
在只有他们二人的时候,叶倩似乎格外黏人。
她会主动牵住他的手,会将头靠在他肩上,会在他讲述泸州风物或京城趣闻时,睁着那双流转着紫色星璇的眸子,专注地望着他。
姜青麟也极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与亲密,他会耐心解答她关于朝堂、关于江湖的种种好奇,会在她因宗门事务暂时离开时,于客院书房亲手为她调制安神的香料。
第二日下午,姜青麟处理完手头事务,叶倩便拉着他去了紫云山后山一处更为僻静的山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