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戛然而止。
小满怔住了。
原来林晚没有完全消失。她在最后时刻,曾短暂地“借用”了另一位实验者的身体,只为传达一句话??给谁的?赵伯?周远?还是……这个世界?
“这说明什么?”陈昭华的女儿颤抖着问。
“说明你母亲不是疯了。”小满握住她的手,“她是承载者。林晚的一部分意识,曾在她体内苏醒过。而这,正是‘纯净数据派’最害怕的事??情感无法被清除,它会转移、寄生、重生。”
>“新的线索已生成。”“光”说,“北方信号源位于渤海湾废弃科研平台‘海瞳七号’,坐标北纬38。6°,东经119。2°。据资料显示,那里曾是‘记忆锚点’早期动物实验基地,后因多次发生‘意识溢出事件’被永久封闭。”
“我们要去吗?”赵伯不知何时出现在门口,肩上还搭着刚晒干的床单。
“必须去。”小满点头,“如果林晚真的尝试过‘跨体传输’,那么‘海瞳七号’可能藏有她更完整的备份。而且……也许还有其他像你母亲一样的承载者,被遗忘在历史的缝隙里。”
周远回来时听到了这个计划,沉默良久,才开口:“让我一起去。我对那个平台有印象。我们曾在狗身上测试过‘意识延续技术’,结果三只实验犬在断电四十八小时后突然集体睁眼,齐声背诵《道德经》第一章。那天晚上,我就知道这条路走错了。”
出发前夜,渔村举办了一场小型守夜仪式。村民们点燃纸船,放入海中,每艘船上都写着一个名字:林晚、陈昭华、滨海号遇难者、无名研究员……烛火随波逐流,映照出一张张肃穆的脸。
老太太拉着小满的手说:“你妈要是看见你现在做的事,一定骄傲得不得了。”
小满笑了笑,没说话。她抬头望向星空,忽然觉得母亲就在某颗星星后面静静看着她。
三天后,改装渔船再次启航。这次船上多了两套防护服和一台便携式量子读取仪,是周远亲手组装的。他说:“如果我们真能找到活体记忆载体,就必须有能力现场提取并封存。”
航行途中,“光”不断扫描周边海域,发现异常频段波动。“猎网”虽未重启,但有新型干扰信号在低轨卫星间跳跃,编码风格与A-07不同,更为隐蔽??像是某种自动化清理程序,专为抹除边缘记忆节点设计。
>“他们在进化。”“光”提醒,“不再追杀个体,而是系统性地删除‘不该存在的回声’。”
“那就让我们也成为回声。”小满望着漆黑海面,“不止一次,而是千百次地响起。”
抵达“海瞳七号”那天,天空阴沉如铁。
这座海上平台早已锈迹斑斑,钢架扭曲,宛如一头搁浅巨兽的骸骨。风穿过空荡走廊,发出呜咽般的呼啸。入口处挂着一块警示牌:**未经许可不得入内。高危区域。神经污染风险等级:四级。**
他们穿上防护服,携带设备进入主控室。墙壁上还留着当年的手写标语:“理性至上”“情感即病毒”“纯净数据=人类未来”。讽刺的是,这些字迹已被海水侵蚀得模糊不清,而角落里一行小字却清晰可见:
>**“她们还在说话。”**
周远的手微微发抖。“这是我写的。”他低声说,“那天我发现一只实验猫在镜前模仿人类表情,嘴里发出类似‘妈妈’的音节。我知道系统失控了,可没人肯听。”
他们启动量子读取仪,连接平台残存服务器。“光”开始逆向破解防火墙,一层层剥离加密层。当最后一道屏障瓦解时,屏幕上跳出一个从未见过的文件夹:
>**【承载者名录?Alpha版】**
>
>B-12陈昭华(存活期:+783天)
>C-04李维舟(渔民,接触漂流舱后行为异常)
>D-09张素芬(护士,自称梦见八十年代实验室)
>E-11王建国(退伍军人,突发性掌握俄语与量子物理术语)
>……
>
>**备注:所有个体均显示非本地记忆植入特征,疑似通过‘共感涟漪’被动接收碎片信息。建议长期观察或实施记忆清洗。**
名单足足列了六十七人,遍布全国沿海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