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三点,线索汇聚。一家名为“安居装饰”的公司承认,其员工赵磊曾于案发前一天接到汇嘉园6栋604室的装修订单,客户正是周志明。订单内容为“清理旧家具、墙面翻新”,工期一天。而604-23??正是烟盒纸上留下的数字!
“604室,23号工单。”王帅迅速翻查档案,“赵磊今年38岁,本地人,有盗窃前科,五年前因入室行窃被判两年,出狱后从事零散装修。目前租住在城西出租屋。”
陆川当即带队前往赵磊住处。屋内陈设简陋,但床下搜出一双沾满干涸泥渍的劳保鞋,鞋底花纹与烂尾楼三楼地面遗留足迹完全吻合。更关键的是,在厨房垃圾桶深处找到一张烧焦一半的收据,残存字迹显示:“搬运服务费??604室清房”。
“就是他!”杨林激动道,“赵磊以装修名义进入604室,实则受雇于周志明处理陈国栋!而那个烟盒纸,极可能是他在现场无意中带走的,后来随手扔进垃圾袋。”
当晚十点,赵磊在网吧被抓获。面对审讯,起初矢口否认,坚称只负责搬家具,没见过人。直到警方出示足迹比对报告、焚烧收据残片及监控影像,才终于崩溃。
“是周主任让我干的……”赵磊低头啜泣,“他说有个老邻居欠他钱不还,脾气又倔,劝不动,只能‘请出去’。答应给我一万块,事成之后先付五千,剩下的等风头过了再给。”
据其交代,案发当日他假借装修工人身份进入604室,趁陈国栋午睡之际,用事先准备好的尼龙绳将其勒晕,装入黑色编织袋,由面包车运至烂尾楼三楼藏匿。为防止尸体过早腐臭暴露,还在周围撒了石灰粉,并用木板搭建遮蔽结构。本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却不料老张偶然闯入,打乱全盘计划。
“周志明为什么要对付陈国栋?”王帅追问。
“不知道具体原因……但他提过一句,说陈国栋掌握了什么‘秘密账本’,要是报上去,整个业委会都要塌台。”
陆川立即意识到问题严重性。次日清晨,专案组突击搜查周志明住宅,在书房暗格中查获一本手工记账本,封面标注“应急资金收支明细”。翻开第一页,赫然记录着数笔巨额款项流向:**“昌盛机械厂拆迁补偿款??虚报面积套取差额,共计127万元”“绿化工程回扣??施工单位返点35%”“电梯更换项目分成??四家投标单位均摊”**……
而最令人震惊的是,其中一页明确写着:“庞云知晓部分内情,已做安抚处理,暂未构成威胁。”
“庞云……”王帅盯着那行字,心头巨震,“原来他的死,不只是工资纠纷那么简单!他是发现了这笔黑账,才被灭口的!”
陆川脸色铁青:“赵卫国杀人固然有罪,但他很可能只是执行者。真正策划这一切的,是躲在背后的周志明!庞云之死并非孤立案件,而是利益链条清除异己的一环!”
专案组连夜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将两起案件并案侦查。一方面申请逮捕周志明,另一方面全面梳理昌盛机械厂拆迁过程中的审批文件、资产评估报告及相关人员往来账目。同时,传唤业委会其余成员逐一问询。
第四天上午,周志明在其办公室被捕。面对铁证如山,他起初仍试图狡辩,称账本仅为个人理财笔记,所谓“庞云知情”不过是推测。然而当警方播放赵磊供述视频,并出示其银行流水显示案发后第三日收到境外转账48万元时,终于彻底瘫软。
“我不是想杀他……我只是让他闭嘴。”周志明喃喃道,“庞云是我们厂的老会计,拆迁审计时发现报表有问题,来找我核对。我发现他手里有一份原始数据复印件,上面清清楚楚写着实际厂房面积比申报少了近两千平米。要是这份资料交上去,不仅补偿款拿不到,还得追究刑事责任……所以我给了他两万封口费,让他当没看见。”
“可他不肯。”王帅冷冷接话,“他还把这事告诉了妻子刘梅,对吗?”
周志明点头:“刘梅是个老实人,但她有个堂哥在市纪委工作。庞云死后第二天,她就带着材料去信访局咨询过。我吓坏了,怕事情败露,就找了赵卫国??他是庞云的远房表弟,平时关系不错,我以为让他动手,既能控制局面,又能伪装成家庭矛盾激化……”
“所以你利用亲属关系设局,让赵卫国成为替罪羊。”陆川怒视着他,“你以为只要掩盖住经济问题,就能全身而退。可你忘了,每一具尸体都会说话,每一个细节都会留下痕迹。”
一周后,检察机关正式提起公诉。赵卫国因故意杀人罪、毁灭证据罪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赵磊犯故意杀人罪(共犯)、帮助毁灭证据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周志明涉嫌贪污罪、行贿罪、故意杀人罪(间接主谋),数罪并罚,依法提起重刑诉讼。
庭审当日,刘梅抱着丈夫的照片坐在旁听席第一排。当法官宣读“庞云系因揭露职务犯罪遭报复杀害”时,她终于忍不住失声痛哭。窗外阳光洒进来,照在那张泛黄的笑脸照片上,仿佛回应着迟到的正义。
陆川站在法院台阶上,望着远处高楼林立的城市天际线。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一如当年破获庞云案那天傍晚的晚霞。他知道,黑暗从未真正消失,但它永远无法吞噬光明。只要有人坚持追寻真相,法律就不会沉默,正义终将抵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