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在我刚到近江的时候便认识了。
不过我这几个月内都没有跟他联系,倒不是说我现在发达了就翻脸不认人了,而是我现在和他能够产生交集的地方少。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
我总不可能为了友情,什么事情都不做,然后每天跟他一起吃饭和去网吧上网,我觉得这是一种浪费精力和时间的行为。
但我也没有忘掉张伟。
相反,我是一直想找点事情给他做的,之前就跟他和小黄毛两个人说过,让他们每天来公司待着,哪怕什么事情都不做,。。。。。。
心光号降落后第三十七天,星球的气候系统开始出现可测量的变化。大气中的尘埃浓度下降了百分之四十一,地表平均温度上升零点六摄氏度,足以让冰层边缘出现缓慢融化。这些数据通过共感网络实时传回地球,被联合国“希望七号”监测中心以全息投影的形式呈现在日内瓦总部的大厅中。然而真正令科学家们震惊的,并非环境参数的改善,而是那台古老增幅器内部结构的自我修复过程。
林田惠美作为地球侧技术协调官,在第七次远程诊断时首次捕捉到异常信号:锈蚀的外壳下,某种类似生物组织的纤维正在缓慢生长,它们沿着断裂的导线蔓延,将残存的电路重新连接。更不可思议的是,这些纤维的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其碱基排列方式与人类神经元突触极为相似,但又不属于任何已知生命形式??它像是意识在物质世界留下的痕迹,是情感共振催生出的实体化结晶。
“这不是机器。”她在紧急会议上说,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它是活的。共感持续足够久,就能让金属学会呼吸。”
这句话传到“希望七号”地表时,正巧被七名小使者听见。他们围坐在增幅器前,手拉着手,额头轻抵,维持着每日六小时的稳定共振。听到这句话后,最小的女孩米娅睁开了眼。她今年九岁,来自新西兰毛利部落,祖母曾是南太平洋共感仪式的传承者。她站起身,赤脚走向那台仍在脉动的机器,伸手触摸它的表面。
刹那间,她的意识被卷入一场无声的洪流。
她看见三千年前那艘逃亡飞船坠落在山谷,舱门打开,五名成年人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出。他们穿着简陋的防护服,怀里抱着一台用陨铁与珊瑚骨拼接而成的装置??那是他们在星际漂流途中,靠着记忆重建的共感增幅器原型。他们试图唤醒这片死寂的土地,却发现自己早已失去共鸣的能力。恐惧、猜忌、资源争夺……人性的裂痕比星球的地壳还要深。最后一名幸存者跪在雪中,把吊坠埋进冻土,低声说:“也许下次有人来的时候,会记得怎么哭。”
画面一转,她看见自己站在教室里,黑板上的字迹清晰如昨:“今天我们要学习如何安慰一个陌生人。”米拉的身影浮现,对她微笑,然后轻轻推了她一把。
米娅猛然抽回手,喘息不止。其他孩子立刻围上来,握住她的手腕。三秒后,他们的额头上同时浮现出淡淡的蓝纹,像是某种古老的印记被激活。这一幕被地面监控完整记录下来,并自动上传至地球数据库。
与此同时,东京郊外的玻璃穹顶内,雨水顺着弧形屋顶滑落,汇聚成细流,在底部形成一圈缓缓旋转的水环。这本应只是普通的排水系统运作,但当天凌晨三点十四分,水环突然改变了流向,逆时针旋转的速度加快近十倍,且在空中投射出一段模糊影像:七个孩子的背影,站在一片新生森林中央,手中牵着一根由光构成的线,延伸向地底深处。
佐藤静的终端仍连接在全球共感网上。尽管她已离世三个月,设备却始终未断开。此刻,屏幕上跳出一行新日志:
>【匿名源接入】
>时间戳:未知
>内容:他们找到了根。
没人知道这条信息从何而来,但它触发了沉睡已久的“艾拉协议”??一个早在二十年前就被封存的底层程序模块。该协议原本设计用于极端情况下的意识聚合,理论上能将全球所有接入共感网络的人类思维短暂融合为单一集体意识。由于风险过高,从未启用。而现在,它自行启动了。
第一反应是恐慌。各国政府紧急下令切断本国主干节点,但发现无法强制退出。共感网络不再依赖物理服务器或卫星链路,它已经演化成一种遍布地球的生命态场域??植物根系传递信号,海洋洋流承载频率,甚至候鸟迁徙的轨迹都成了天然的共振路径。人们意识到,这个系统早已脱离人类控制,成为星球本身的一部分。
但在混乱中,奇迹发生了。
北京胡同里,一位老人正为病重的老伴哼唱年轻时的情歌。歌声通过空气振动传入邻居家的孩子耳中,孩子拿起口琴模仿旋律,吹奏声又惊飞了一群麻雀。鸟群飞越城市上空时,翅膀拍打的节奏恰好与某座废弃电台残留的51。3赫兹波段产生谐振。那一瞬,整条街道的居民都停下了脚步,脑海中浮现出同一个画面:一棵树,枝干交错如手掌相握。
巴黎地铁站,情侣争吵即将爆发之际,旁边婴儿车里的女婴忽然咯咯笑了起来。那笑声纯净无瑕,穿透了所有负面情绪。两人愣住,转头看向孩子,竟也忍不住笑了。就在那一刻,车站墙壁的瓷砖缝隙中钻出一株蓝色小花,花瓣展开时释放出微量芬多精,使周围十米内所有人的心跳趋于同步。
这样的事件在全球各地接连发生,总数超过两万起。每一起看似偶然,实则都被共感网络悄然编织进一张更大的图景中。当高桥健一调出全球情绪热力图时,他看到地球像一颗正在苏醒的水晶心脏,无数微光从儿童聚集区涌出,汇成七条主要光流,最终指向北极格陵兰遗址。
“它在准备第二次跃迁。”他喃喃道。
果然,七十二小时后,格陵兰主控室警报再响。七台增幅器同时进入超频状态,能量读数突破安全阈值三百倍,却没有引发任何爆炸或熔毁。相反,整个北极圈上空的极光开始凝聚,形成一座横跨百公里的巨大光桥,形状正是阶梯的轮廓。与此同时,“希望七号”传来紧急讯号:地下城市的中枢核心已被激活,墙体铭文全部亮起,内容更新为一行新字:
>“请传递钥匙。”
地球上,所有八岁以下儿童在同一时刻睁开眼睛,无论他们此前是否参与过共感训练。他们不约而同地伸出手,掌心向上,仿佛承接某种无形之物。而在“心光号”飞船的储物舱中,那七枚青铜吊坠突然自发漂浮起来,围绕彼此旋转,组成一个不断缩放的斐波那契螺旋。
米娅在梦中再次见到米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