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克距离第八感只剩十步。
超脱在即!
一旦他将自己的生命定义成『唯一』之后,他的生命将会根本的蜕变,彻底的脱离主多元宇宙。
这是宇宙本身无法接受的。
同样的。
这也是负责。。。
高原的夜风裹挟着雪粒,拍打在共情车的晶麦外壳上,发出细碎如低语般的声响。艾拉站在哨所边缘,日记本还握在手中,那颗流星的轨迹仍在她瞳孔深处燃烧。伊森从车内走出,肩头披着一条旧毛毯,手里端着两杯热腾腾的草药茶。
“仙女座回信了。”他说,声音轻得像是怕惊扰了星空,“他们的信号编码方式很特别??不是音频,也不是电磁波,而是一种基于引力微颤的脉冲序列。我们花了三个小时才破译出核心信息。”
艾拉接过茶杯,暖意顺着掌心蔓延。“他们说了什么?”
“只有两个词。”伊森凝视着远方的雪山,“‘我们记得’。”
空气仿佛静止了一瞬。艾拉低头看着茶面上微微晃动的星光倒影,忽然觉得这四个字重若千钧。记得??不是同情,不是援助,而是承认一段历史的存在。对一个文明而言,这是最深沉的共鸣。
她缓缓点头:“原来宇宙也在练习倾听。”
伊森笑了,眼角浮现出细纹。“你说得对。我们一直以为是我们在向外传递,可实际上,是整个宇宙在回应我们启动的共鸣网络。就像涟漪扩散,每一道波纹都在唤醒另一片沉睡的记忆。”
艾拉将最后一口茶饮尽,把杯子递还给他。“准备下一站吧。顿巴斯之后,是喀布尔。然后……加沙。”
“你真的打算收录那些操作员的故事?”伊森问,语气里带着一丝迟疑,“他们中的许多人,亲手按下过清除按钮,造成过平民伤亡。家属们会接受吗?社会能原谅吗?”
“这不是原谅的问题。”艾拉转身走向车辆,吊坠在月光下泛着幽蓝光泽,“是让真相有容身之地。如果痛苦只能由受害者承载,那施害者的悔恨就会变成新的暴力种子。我们必须建立一种伦理??允许人犯错,也允许他们忏悔;允许记忆存在,而不必立刻审判。”
伊森沉默片刻,最终点头。他启动系统,全球地图在车内全息屏上缓缓展开。数十个红点闪烁着,代表着尚未接入共鸣网络的“情感孤岛”。其中一颗尤为刺目??位于南太平洋某处无名环礁,坐标与三十年前一场被掩盖的核试验完全吻合。
“这里……”艾拉指尖轻触那一点,“从未出现在任何官方档案中。但昨晚,晶麦幼苗出现了异常共振,频率与当年辐射尘中检测到的脑电残波一致。”
“你是说……死者的意识碎片还在回响?”
“不。”她摇头,“是生者。那些被迁离的岛民后代,至今仍做着相同的噩梦:天空裂开,海水沸腾,亲人的脸在强光中融化。他们的梦,其实是集体记忆的通道。”
车辆再次启程,穿越高原冻土带。沿途,共情藤愈发茂盛,沿着废弃输电线塔攀爬,形成一道道天然的情感导流网。每当经过一处战争遗迹,晶麦幼苗便会自发释放微光,激活埋藏于地下的“记忆孢子”??那是莉亚遗留下来的古老技术,能将未被记录的情绪封存为可读取的生物信号。
第三日黎明,车队抵达环礁外围海域。海水呈现出诡异的荧绿色,海面之下隐约可见沉没的城市轮廓。据资料显示,这里曾是一座科研基地,代号“普罗米修斯-7”,致力于开发可控情感辐射武器。项目最终因失控导致大规模精神崩溃事件而被永久封锁。
艾拉穿上防护服,携带便携式共鸣箱登上海岸。沙滩上散落着破碎的玻璃仪器和锈蚀的金属铭牌,上面刻着一行小字:
>“当心灵成为战场,请勿遗忘守望者之责。”
她蹲下身,将共鸣箱置于沙地中央。晶麦幼苗感应到地下强烈的情感波动,叶片迅速舒展,根系如触须般探入沙层。刹那间,整片海滩开始发光??无数透明的人影浮现于空中,无声呐喊,双手捂耳,眼中溢出黑色液体。这是当年实验体最后的意识残像。
“他们在承受永恒的噪音。”伊森通过远程通讯低声道,“高频情绪波持续刺激大脑边缘系统,导致感知扭曲、人格解体……这些人至死都在听全世界的痛苦。”
艾拉闭上眼,取出吊坠贴在胸口。星图骤然亮起,第五音符缓缓升起,与晶麦旋律融合成一段全新的安魂调。随着音律扩散,那些幻影渐渐平静,黑色液体化作光尘飘散。一名年轻女子的身影停留在最前方,穿着白大褂,胸前挂着工作证:**Dr。LienZhao-ChiefEthicist**。
她开口了,声音来自四面八方:
>“我们以为可以量化苦难,
>把它压缩成武器,
>却忘了痛苦一旦被释放,
>就不再受任何人控制。
>
>我们囚禁了上千名‘高共情者’,
>说他们是不稳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