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点头,将残片投入激活的时间漩涡。画面浮现:一个小女孩坐在餐桌旁,母亲正在厨房忙碌,锅里炖着萝卜排骨汤。小女孩喊:“妈妈,好香啊!”母亲回头一笑:“再等五分钟就好。”
就是这一笑,让整个实验室的研究员们同时红了眼眶。
“我们错了。”有人低声说,“真正的文明,不是消灭情绪,而是学会在情绪中前行。”
他们决定将这项技术公之于众,不再垄断。从此以后,任何愿意付出代价的人,都可以进入时间褶皱,找回那些被遗忘的温柔瞬间。条件只有一个:**必须承诺,回去后为至少一个人亲手做一顿饭**。
消息传开,银河掀起一场“寻忆潮”。数以百万计的生命踏上旅程,只为再见亲人一面,再说一句“对不起”,或只是静静地坐在他们身边,看他们吹凉一口汤。
而在地球旧址的北境十七区,那位老去的面具男的遗愿终于被实现。人们在他的故居原址建起一座小小的纪念馆,馆中央没有雕像,只有一口铁锅,锅下常年燃着不灭的火。每天清晨,都会有志愿者前来煮面,第一碗永远空置在一旁。
有个小男孩每天都来,蹲在锅边看火。有一天,他忽然对妈妈说:“我觉得爷爷就在火里。”
妈妈没反驳,只是摸了摸他的头:“那你以后也要记得,为别人多等三分钟。”
孩子认真点头:“嗯,我要煮最难吃的面,因为最难吃的面,才是最用心的。”
妈妈笑了,眼角有泪。
岁月流转,又一个百年过去。
守望星的冬至庆典愈加盛大。如今,已有超过四千亿生命参与其中,他们来自不同维度、不同时间线,甚至有些是未来之人逆流而来。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信念:**火不能断**。
苏璃已经很老了,白发如雪,背也驼了。但她仍坚持每年主持点火仪式。她知道,自己终将离去,就像林渊一样,化作风中的光点,融入那口锅,成为火的一部分。
但她不怕。
因为她看见了传承。
那一年冬至,一个小女孩走上山脊,手里捧着一根火柴。她只有五岁,穿着不合身的棉袄,脸冻得通红。她是被父母带来参加人生第一次守望仪式的。
“奶奶说,要点火的人,必须心里想着一个人。”她仰头问苏璃,“我可以想爸爸吗?他去了很远的地方执行任务,已经三年没回家了。”
苏璃蹲下身,握住她的手:“当然可以。只要你心里有牵挂,火就会为你点燃。”
小女孩深吸一口气,划亮火柴,小心翼翼靠近锅底的引火槽。
“嗤??”
火焰腾起,瞬间照亮整座山巅。
就在那一刻,遥远的第九象限,一艘破损严重的运输舰正漂浮在陨石带中。能源耗尽,氧气只剩两小时,船员们已陷入昏迷。舰长躺在驾驶座上,意识模糊,耳边只剩警报的低鸣。
忽然,他闻到了一股香味。
很淡,却真实存在??是葱油拌面的味道。
他艰难睁开眼,看见控制台上方竟悬浮着一只火焰蝴蝶,正缓缓盘旋。蝴蝶翅膀展开的刹那,整艘船的电力系统奇迹般重启,引擎发出久违的轰鸣,导航自动锁定一条从未记录过的航线。
“目标坐标已更新。”AI机械音响起,“目的地:守望星。任务类型:赴约。”
舰长笑了,轻声说:“丫头……是你吗?”
他知道,女儿今天一定划亮了火柴。
而在宇宙尽头的那颗无名之星上,孩子吹熄了手中的火柴,对着空气说:“爸,面好了,咱们一起吃吧。”
火焰跳跃,映出两张笑脸。
一口锅,正在慢慢变热。
多年后,考古学家在清理古代遗迹时,发现了一块刻满符号的金属板。经破译,上面写着一段话:
>“在这个宇宙中,最强大的力量并非引力、暗能或高维法则,而是某个生命愿意为另一个生命,多等三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