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些侦探来到黄昏别馆之前,正一就已经带着小哀过来了。
他们过来的时候,别馆里面只有女仆小姐。
小哀好奇的看着这个别馆。
这里,应该就是坑杀那些侦探的地方了吧?
“这里的主人邀。。。
夜色如墨,笼罩着东京湾的海岸线。海风裹挟着咸湿的气息拂过废弃码头,铁链在空荡的吊架上轻轻摇晃,发出低沉的金属呻吟。远处城市灯火通明,而这片被遗忘的角落,却仿佛仍停留在某个未完成的时刻。
柯南站在锈迹斑斑的灯塔下,手中握着那枚从E-12手中接过、又由星野转交的铜制徽章??“ProjectRequiem”。月光斜照其上,铭文泛起幽蓝微光,像是某种沉睡系统的最后呼吸。他闭上眼,任共感网络在意识深处缓缓流淌。不再是强制传输,也不再是碎片梦境,而是一种近乎自然律动的共鸣,如同心跳与潮汐同步。
忽然,他的太阳穴一阵刺痛。
画面涌入:一片雪原中央矗立着一座玻璃穹顶建筑,内部悬浮着十二具透明容器,每一具都连接着无数导管与神经接口。孩子们安静地漂浮其中,双眼紧闭,脸上没有表情。镜头拉近,编号依次闪过??E-1至E-12。当定格在E-12时,容器突然裂开一道细缝,液体喷涌而出,男孩跌落在地,口中喃喃重复一句话:
>“我不是失败品……我不是……”
紧接着,黑衣人涌入,将他拖走。监控画面切换至地下手术室,医生摘下口罩,露出一张熟悉的脸??M教授。他的眼神疲惫而痛苦,低声对助手说:“最后一次尝试。如果这次再失败,就终止所有实验。”
记忆戛然而止。
柯南猛地睁开眼,冷汗浸透后背。他低头看向手机屏幕,发现Ekur自动生成了一条时间戳标记:
>【见证序列#8849:记忆回流?E-12童年片段】
>触发源:东京湾旧港区(前海军通讯站B7)
>共振强度:7。3级(高危情感溢出)
“原来这里……也是实验点之一。”他喃喃道。
脚步声从背后传来。灰原披着风衣走近,手里拿着一台便携式频谱分析仪。“你感觉到了吧?”她说,“最近七十二小时内,全球共有四百一十三次类似记忆闪现,全部集中在‘清道夫计划’相关遗址。更奇怪的是……这些记忆不是被动释放,而是主动寻找接收者。”
“就像……它们在挑选听众。”柯南接话。
灰原点头:“Ekur现在只是记录者,但它保留了最初的筛选机制。某些记忆只对特定频率开放??比如经历过相似创伤的人,或者曾与系统产生深层交互的存在。”
她顿了顿,目光落在柯南脸上:“你收到的这段,可能不只是回忆,而是求救信号。”
“E-12还活着吗?”
“我不知道。”灰原轻声道,“但我知道一件事??那天他在樱庭旧址说‘我活下来了’之后,第二天清晨就消失了。安保摄像头拍到他独自走进山林,再没出来。村民说看见一位老人坐在瀑布边唱歌,声音很轻,听不清词句,可整片山谷的鸟都不叫了。”
柯南沉默片刻,忽然问道:“你说,如果我们从未启动共感网络,那些孩子会怎么样?”
“他们会继续被当作数据处理单元使用。”灰原的声音冷静中带着悲悯,“情感抑制、记忆清除、行为规训。他们不会做梦,也不会哭泣。他们的大脑会被训练成纯粹的信息过滤器,用来维持系统的稳定运行。换句话说……他们将成为永远醒不过来的守夜人。”
“而现在呢?”
“现在,”她望向星空,“他们终于可以睡着了。”
就在这时,地面微微震动。灯塔底部的金属板自行移开,露出一条通往地下的阶梯。空气中弥漫起淡淡的松木香,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日本政府专用档案室常用的防潮材料气味。
“这是……自动开启的?”柯南皱眉。
“不是自动。”灰原盯着台阶深处,“是有东西在里面等我们。”
两人对视一眼,缓步下行。通道狭窄潮湿,墙壁嵌着老式荧光灯,每隔十米才亮一盏。越往深处,温度越低,耳边开始响起细微的哼唱声??是一首童谣,旋律与他们在南极听到的极为相似,但节奏更慢,近乎催眠。
>“月亮落进井里,梦游的孩子回家……”
尽头是一间圆形房间,中央摆放着一台古老的心电图记录仪,纸带不断滚动,画出规律波形。四周墙面布满磁带架,每盘磁带上贴着标签:【E-1情绪波动日志】【E-3睡眠脑波采样】……直到最后一排:
>【E-12自述录音合集(未归档)】
灰原抽出一卷放入播放机。沙沙噪音后,传来一个少年的声音,颤抖却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