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隽深看着两人,再次重复,“枝枝必须马上得到肺源。”
这件事没得商量。
南荣琛,“不行。”
陆隽深走上前,视线平静地跟南荣琛对视,“理由。”
“婉婉现在的身体不适合做肺移植手术。”
南荣琛声音沉闷。
“枝枝的身体不适合献血,你抽了她四百毫升,还想再抽她四百毫升,你可以让枝枝顶着会死的风险献血,南荣念婉就不能?南荣琛,心别太偏。”
“情况不一样,那时候婉婉等不了,但现在枝枝却可以等。”
“等不了,一刻都等不。。。。。。
夜风穿过庭院,带着初春特有的凉意,拂过那棵“不忘”樱花树苗的嫩叶。夏南枝坐在阳台上,手中握着林沉留下的日记本,指尖轻轻摩挲着那片鲜红如血、边缘泛着银光的花瓣。它安静地夹在纸页之间,仿佛不是来自现实,而是从某个梦境中飘落的凭证。
她没有再哭。
泪水早已流尽,剩下的,是沉淀下来的温柔与坚定。
星尘蜷在她脚边,耳朵偶尔抖动一下,像是在捕捉空气中残留的频率。自从那天晚上光影消散后,它便变得格外安静,不再随意跳跃,也不再半夜踱步到钢琴旁凝望琴键。它只是静静地陪着她,像一道无声的守望。
手机震动起来。是艾琳。
>南枝:
>我找到了NeuroLink系统最后的数据残影。
>它不是被删除的,而是……自我封存了。
>林沉在意识终止前,主动切断了所有外部连接,只留下你触发的那段备份协议作为唯一出口。
>他早就知道你会懂,也知道你不会轻易打开。
>
>还有一件事??
>昨晚,全球七个城市的神经接口中心同时记录到一段0。7赫兹的波动信号。
>波形结构与《昭昭的早晨》完全一致。
>持续时间:13秒。
>正好是一次完整呼吸的长度。
>
>我查了气象数据??那十三秒里,七座城市都下了雨。
>雨滴落地的节奏,和这首曲子的节拍吻合度达98。6%。
>
>南枝,这不是巧合。
>他在用世界当乐器。
夏南枝读完信息,久久未语。她抬头望向天空,云层薄得几乎透明,月光洒下来,像一层轻纱覆盖大地。她忽然想起林沉曾说过的一句话:“音乐从来不在琴键上,它藏在万物共振的缝隙里。”
原来他是认真的。
她起身走进书房,打开电脑,调出老宅改造工程的最新进度图。展厅的设计已经完成,墙面将采用可变色声学材料,能根据播放的音频自动调节色调;琴房配备了情绪感应麦克风,能记录演奏者心跳与呼吸的节奏,并生成专属音谱;而阁楼的“回音角”,则保留了原始木地板与彩绘玻璃,只为还原那一刻的光影。
但她最在意的,是尚未命名的那个房间??位于二楼尽头的小室,原本是林沉少年时练琴的地方。现在,那里将变成一个互动式记忆空间。访客可以通过佩戴轻型神经感应头环,聆听由真实情感数据转化而成的“声音日记”。每一段音频,都是某个人对逝去亲人的思念所激发的脑波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