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那天,全村人送到了山脚下。沙玛嫫抱着小当归不肯撒手,最后硬塞给她一个手工缝制的布老虎。“她说,你是她见过最勇敢的小姑娘。”吉克尔布说,“她要把你的名字告诉山神,保佑你一生平安。”
车渐行渐远,小当归趴在窗边,望着那盏依旧亮着的村口路灯,低声说:“爸爸,我觉得……我们不是给了他们光,是我们从他们那里,学会了什么是光。”
回到北京后,新一轮风暴悄然酝酿。
某财经媒体发布深度调查报道,质疑“火种联盟”资金流向不明,称其“打着公益旗号圈钱造势”,并列举所谓“内部人士爆料”:部分项目成本虚高、设备采购价远超市场均价。文章迅速发酵,社交平台掀起舆论海啸。
“必须回应。”林晓彤脸色铁青,“否则三年努力毁于一旦。”
何雨柱却异常冷静。他调出“透明账本”区块链系统,公开所有项目支出明细:一张光伏板多少钱、一根电缆多少米、志愿者餐补几元……每一笔都清晰可查。同时,邀请第三方审计机构入驻总部,全程直播审查流程。
更致命的一击来自小当归。她录制了一期特别版《光明日记》,标题是:“你说我们骗钱?那你来背一次‘火种背包’试试!”
视频中,她重现凉山路途艰辛:滑倒摔伤膝盖、背着设备攀爬悬崖、在暴雨中抢修线路……最后,她面对镜头,眼里含泪:“如果这是骗钱,那请告诉我,为什么沙玛嫫奶奶握着我的手说‘谢谢你让我活着看见光’?为什么苏和哥哥宁愿饿肚子也要省下饭钱买一本电工书?你们可以怀疑大人,但请别侮辱孩子的信任。”
视频发布十二小时,播放量破亿。数万条评论涌来:
“我捐了五百,不是因为感动,是因为羞愧??我从未为这个世界真正弯过腰。”
“昨天我还骂他们是作秀,现在我把那篇文章删了,顺便把我公司CSR预算翻倍。”
公安部反诈中心再次发声,明确支持“火种联盟”为合法合规公益组织,并宣布将建立“公益项目信用白名单”制度,防止恶意抹黑。
风波平息后,一个新的计划悄然启动。
六月,教育部批准设立“乡村能源实践课”试点课程,纳入中小学综合素养体系。教材由“火种联盟”联合清华能源研究院共同编写,小当归担任青少年读本插图作者。她在序言里写道:“电不是魔法,是无数人一点一滴的努力变成的奇迹。”
暑假伊始,“少年能源社”正式启动西部巡讲。周子阳带队前往川西藏区,为牧区孩子开设太阳能小车制作课;李桂芬组织城市家庭与山村结对,发起“一灯换一梦”活动??城里孩子用零花钱资助一盏路灯,换取一封来自远方的亲笔信。
而何雨柱,则踏上了一段更为特殊的旅程。
受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邀请,他作为“全球能源公平倡导者”代表,赴日内瓦出席可持续发展峰会。临行前夜,小当归交给他一个密封信封:“给外国小朋友的。”
峰会上,何雨柱没有讲宏大叙事,只放了一段三分钟短片:风雪中的哨所亮起灯光、沙玛嫫按下开关的手、小当归在戈壁滩上画设计图的身影……最后定格在四合院石碑上的八个大字。
全场静默数秒,随后掌声雷动。
一位非洲代表起身提问:“你们的成功能否复制?我们那里有更多黑暗。”
何雨柱回答:“能。因为我们不是靠奇迹,而是靠普通人选择相信、选择行动。只要有人愿意迈出第一步,光就会蔓延。”
回国后,一封来自肯尼亚的邮件静静躺在收件箱里:“亲爱的守光者们,我们有一个村庄,也怕黑。你们能来吗?”
他把邮件转发给全体团队,回复只有两个字:“出发。”
秋天到来时,四合院迎来了一批特殊客人??十位来自不同国家的青年志愿者。他们将参与“国际守光者训练营”,学习中国基层能源建设经验。院子里,新栽的十棵银杏树迎风挺立,每棵树下埋着一个时间胶囊,里面装着孩子们写给十年后的信。
小当归的那封这样写道:
“亲爱的未来的我:
你要记住2025年的夏天,你第一次亲手接通了电路,灯亮了,奶奶笑了。
你要记住,光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一步步走出来的。
如果你忘了,请回来看看这块铜徽章,它会提醒你??
你曾是一个点燃别人的人。
爱你的,
小当归”
冬至那天,全国第1500座萤火驿站顺利并网。这一次,是在青海可可西里无人区边缘,为一支巡山队提供电力保障。直播画面中,何雨柱站在皑皑白雪中,举起一枚崭新的“守光者”徽章,面向镜头说:
“这枚徽章不再属于某一个人。它属于每一个在黑暗中仍选择前行的人。
从今天起,凡参与一线建设的志愿者,都将获得授勋资格。
我们不追求速度,只坚持方向。
因为我们知道??
**火种所至,光明自生。**”
风掠过高原,吹动帐篷上的光伏薄膜,发出细微如铃的声响。
远处,一盏灯静静亮着,像一颗不肯坠落的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