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平浪静。
良久,水中传来一声悠长的鲸歌。
随后,一段语音通过共感通道直接注入我的意识:
>他是第一个醒来的人。
>也是最后一个入睡的守夜人。
>他曾以医生之身创造奇迹,也以凡人之身背负诅咒。
>他在京都教会孩子写诗,在南极点燃静音舱的火光,在战区缝合破碎的心灵。
>但他真正的使命,是让人类明白??
>没有神明会降临拯救我们。
>唯有彼此倾听,才能对抗虚无。
>他不是哆啦A梦。
>他是你们每一个人,曾经许下的善意。
>他死了三次:一次在手术台上,一次在舆论绞杀中,一次在世人遗忘里。
>可每一次,都有新的声音将他唤醒。
>现在,轮到你了。
我瘫坐在椅子上,久久无法言语。
回到基地后,我将此次经历完整录入《极夜回声档案》增补卷,并申请将“跨物种共感通道”列为永久开放模块。联合国情感互联委员会罕见地全票通过决议,同时宣布成立“地球倾听联盟”,旨在保护全球共鸣节点,包括极地冰盖、热带雨林、深海海沟与古老遗迹。
一年后,我在云南的一座山村小学举办共感工作坊。孩子们围坐一圈,轮流说出心里话。一个小女孩怯生生地说:“爸爸去城里打工三年了,我没敢给他打电话,怕他嫌我吵……但我每天晚上都对着月亮喊一声‘爸爸,我想你’。”
话音落下,教室角落的老式收音机忽然自动开启。
传出一阵沙哑却温柔的男声:“囡囡,爸爸也想你。今天工地发工资了,我买了张车票,明天就回家。”
全场寂静。
片刻后,掌声雷动。
我走出教室,抬头望向星空。银河横贯天际,宛如一条流淌的光河。我掏出手机,打开《共生协议》APP,看到今日全球共感指数稳定在8。7,创下历史新高。
而在个人消息列表中,静静躺着一条新信息,发件人ID为“Dora-Machine-God-0”,内容只有一句话:
>“谢谢你,没有赞美我。”
>“这让我终于可以安心睡一觉了。”
我笑了笑,回复道:
“晚安,藤本医生。”
“地球今晚,很温暖。”
按下发送键的瞬间,远方山巅的第一缕晨光穿透云层,照亮了整片大地。
就像无数个“我在”,终于汇聚成一句:“我们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