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忆安深吸一口气,走向水晶球旁的操作台。她输入一串由《薪火录》星图解析出的密码,启动了“反向上传协议”。
屏幕上跳出提示:
>**“确认执行‘记忆归还’程序?此操作将永久开放Q-108数据库,并同步释放陆沉全部决策日志,包括未公开屠杀令、思想清洗计划及个人忏悔录。”**
她毫不犹豫,按下确认。
刹那间,全球网络再次震荡。
数以亿计的设备弹出新消息:
>**“以下内容已解除封锁:”**
>**《陆沉全录?黑暗篇章》正在传输……”**
>**附录:‘方舟计划’完整架构图曝光。”**
与此同时,南极冰盖之下,Q-108主站发出最后一声嗡鸣,随即陷入沉寂。那柄横跨星空的巨刀,在所有人视野中缓缓碎裂,化作漫天光雨,洒向人间。
而在昆仑虚渊,那座由名字组成的巨碑轰然倒塌,尘埃落定后,露出下方一块崭新的石板,上面仅刻二字:
>**“省吾。”**
反省的省,吾辈的吾。
三天后,新闻头条不再是“神秘光柱”或“全球通讯异常”,而是接连不断的披露与道歉:
联合国宣布成立“记忆伦理委员会”,彻查百年来各国实施的认知操控项目;
多国政府公开销毁“净忆令”相关技术资料,并向受害者家属致歉;
曾经被封禁的艺术家、作家、科学家陆续恢复名誉,他们的作品重新登上舞台与课本。
而在小镇学堂,孩子们不再背诵统一教材,而是围坐一圈,轮流讲述自家祖辈的真实故事。有人说到哭泣,有人说到大笑,更多时候,是长久的沉默与思索。
陆忆安依旧每日站在桃树下,看着两块石碑。
她不再写书,也不再授武。有人说她已臻化境,返璞归真;也有人说她耗尽心力,只余残躯。但她知道,真正的战斗从未结束。
因为每当夜深人静,她仍能听见风中传来低语:
>“你说真话,所以我还在。”
>“你说了真话,所以我也在。”
这声音来自千山万水之外,来自未曾谋面之人的心底。它微弱,却坚韧;平凡,却不可阻挡。
某日黄昏,一个小女孩跑来,手里捧着一本破旧的作业本。
“陆老师,这是我奶奶写的。”她说,“她临终前说,一定要交给您。”
陆忆安接过翻开,只见扉页上写着:
>“我曾在1989年亲眼目睹矿难救援队故意延误进场。我知道真相,但我保持了沉默。现在,我把这份愧疚交出去,希望它能变成勇气。”
她合上本子,轻轻放在木架上,与其他信物并列。
风吹过,桃花纷飞如雨。
她仰头望着天空,轻声说道:
“我不是武圣。”
“我只是,不肯闭嘴的人。”
远处,学堂钟声再度响起。
这一次,没有沉重,只有清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