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0章
“这法子听着是有些绕弯子,不过倒也不失为一个可行的办法。”
郭得刚心想,自己离开长安本是为了寻找说书的素材,为了那本《辽东从陛下御驾亲征开始》,如今却要在辽东重操旧业,倒也算是一种奇妙的循环。
“好,那我们用完饭便去打探,看辽东城哪家酒楼声名最响,我们就去哪家。”
郭云鹤对此信心满满,丝毫不担心会被人拒绝。
如今在辽东城,唐人的地位超然,高句丽人根本不敢招惹。
新设的警察署处理案件时,若有非唐人状告唐人,无论是非曲直,先打一顿板子再说。
这也是辽东特殊的等级制度所致,低等级者想告一等唐人,就必须先受罚。
若不愿挨这顿打,便只能作罢。
。。。。。。
金太的三叔金华是个时运不济的文人。
当初他错失了入股金太铁匠铺的良机,此事至今仍让他扼腕叹息。
不过,念在金华是自己仅存的长辈,金太对他始终多有照拂。
金太打铁作坊里的一些文书杂事,都交由金华打理,并付给他相当优厚的薪酬。
此次金太师徒远赴辽东开设分号,金华也一并跟了来。
只是作坊初建,并无多少文书工作可做,金华这几日便一直在辽东城里闲逛。
此人虽有些游手好闲、眼高手低的毛病,却也确有几分文人的才思。
“来儿,你可曾留意到,辽东城近来涌入了大量外地客商。他们急切地想了解辽东城乃至整个辽东道的一切。方才我路过几家杂货铺,还听见有人在询问有无报纸可买。”
金华虽是文人,却对发财致富有着近乎疯狂的渴望。
他给自己的独子取名金来,便是明证。
金来在金太作坊办的免费小学读完书后,便被金华塞进了铁匠铺,帮着跑起了生意,美其名曰为堂兄分忧。
“阿耶,这不是很寻常吗?商人们来辽东,自然是为了赚钱。要赚钱,就必须摸清此地的情况。其他怀着各色目的来此的人,也同样有这个需求。”
金来跑起生意来相当机灵,但他满心只想着如何推广金太打铁作坊的产品,并未往别处多想。
“我注意到,《大唐日报》在长安城仅售一文钱,到了辽东却能卖到五文钱,还时常断货。上面的消息都已是十几日前旧闻,却依旧如此抢手。”
“来儿,你说阿耶若是在辽东城办一份报纸,会不会卖出个好价钱?”
金华蹉跎半生,也在反思自己的过往。
此刻他捕捉到了一个商机,便忍不住拿出来与儿子商议。
“嗯?”金来闻言停下脚步,注视着自己的父亲,“阿耶,您这个想法甚好。我稍后便去向大哥提议,让他考虑开设一家报社。”
“什么?”金华闻言一怔,“阿耶,您是说我们父子俩自己办个报社?这事儿为什么要找金太?他那么富裕,哪看得上这点小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