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立即启动“共鸣唤醒计划”。
>??S。L。】
林九盯着那串缩写,喉咙发紧。
那是苏璃的名字首字母。也是二十年前,她母亲在《安眠曲》母带标签上写下的署名方式。
“她知道。”他低声说,“她一直都在监控。”
“可‘唤醒计划’需要百万级自愿参与者进行深度共感链接,现在局势混乱,人们彼此怀疑,怎么可能做到?”助手摇头。
林九沉默片刻,忽然转身走向档案柜,抽出一份尘封已久的文件??《守望者名录》原始手稿。那是他用共感能力回溯每一位献祭者最后时刻所记录的内容,每一页都浸染着真实的情感温度。
他翻开第一页,轻声念道:
>“陈默,27岁,原净界基地通讯员。灾难夜选择留下重启信号塔,直至冻死。遗言:‘帮我给妈妈发条信息……就说,我做得不错。’”
他又翻到下一页:
>“阿依古丽,19岁,新疆共感试验志愿者。首次成功实现跨语言情绪传递。最后一刻,她笑着对镜头说:‘原来维吾尔语里的‘我爱你’,和汉语一样烫心。’”
一页页翻过,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一个曾为连接世界付出一切的灵魂。
“我们不需要强迫任何人。”林九将手稿放在扫描仪上,“我们只需要让他们听见这些人说过的话。”
---
七十二小时后,第一段音频通过残存的共感节点悄然传播。
没有标题,没有说明,只有一段段真实的声音片段,穿插在断电城市的应急广播之间:
一位老兵在战壕里哼唱家乡小调;
一对恋人隔着战火互道晚安;
一名医生在手术失败后跪地痛哭,却被患者家属轻轻抱住;
一个小女孩在地震废墟中对着收音机说:“叔叔阿姨,我不怕,我会唱歌给你们听……”
人们听着听着,开始流泪。
而在某个被切断电力的地铁站里,一位年轻母亲抱着发烧的孩子,正准备绝望地坐下。忽然,耳机里传来那段小女孩的歌声。她愣了一下,随即摘下耳机,轻轻哼了起来。
旁边的男人听见了,也跟着哼了一句。
接着是第三个人,第四个人……
不到十分钟,整节车厢的人都在低声合唱一首谁也说不上名字的歌。有人录了下来,上传至仍在运作的离线服务器。短短两小时内,这首歌被转发了超过四百万次,命名为《地下之光》。
更多的声音开始涌现。
东京街头,一群陌生人围成圈,用手语传递同一句问候:“你还好吗?”
巴黎咖啡馆,盲人钢琴师即兴弹奏一支从未写完的协奏曲,结尾由远程接入的非洲儿童合唱团补全。
孟买贫民窟,孩子们用粉笔在地上画出银叶形状,然后集体闭眼默念:“我们在一起。”
共感网络的数据流开始回升。α波同步率从38%一路攀升至61%,并在第七日突破75%??达到了“深层共感协议”的最低激活阈值。
就在这一刻,心锚树的所有叶片同时亮起,光芒穿透云层,直射天际。
全球十七个主要观测站同时记录到一道奇异现象:大气电离层出现环状共振波,频率与《安眠曲》主旋律完全一致。科学家称之为“苏璃波段”。
而真正改变一切的,是那些曾经安装神经屏蔽器的人。
他们本是为了隔绝情绪干扰,追求所谓“理性高效”的生活。可当千万人的思念如潮水般涌来时,他们的屏蔽系统竟开始自行解构??不是被攻破,而是被“融化”。
一名硅谷高管在日记中写道:
>“我以为屏蔽痛苦就能获得平静。
>可那一夜,当我听见一个陌生孩子在雪地里喊‘妈妈我想你了’,我的心碎了。
>我终于明白,真正的平静,不是无感,而是即使流泪,依然愿意去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