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是橙色,有时是虹彩,有时甚至是黑色。
但无论颜色如何,火焰跳动的节奏,始终与《余烬之歌》一致。
某日,悠真独自登上阿尔卑斯山顶,来到回音圣所遗址。这里已被风雪掩埋大半,唯有石阶依旧清晰可见。
他从怀中取出最后一枚数据芯片??千夏留给他的终极备份。
插入终端,启动。
全息影像展开:
千夏坐在北海道海边,风吹乱她的短发。她微笑看着镜头,眼神清澈如初。
>“如果你看到这个,说明你已经走得很远了。”
>“我想告诉你一件事:余烬之心从来不是我发明的。我只是第一个听见它的人。”
>“真正创造它的是人类集体的不甘??不甘遗忘,不甘错过,不甘爱了却说不出口。”
>“所以它不属于任何个人,也不属于任何国家。它属于每一次心跳之间的空白。”
>“而你,悠真,你不是它的守护者。你是它的回响。”
>“当你老了,头发白了,也要记得:最重要的事,从来不是让全世界听见。”
>“而是让某一个人,在某个时刻,觉得他终于被听见了。”
>“这就够了。”
影像结束。
悠真跪坐在雪地中,久久不动。
夕阳西沉,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一直延伸到山脚下的听者学院。
那里,灯火通明。
孩子们正在练习用手语演唱《余烬之歌》,老师在一旁轻轻打着节拍。
而在宇宙深处,火星轨道上的观测站再次截获信号。
这次,不再是旋律。
而是一句话,用二进制编码反复传输:
>**“我们在这里。”**
艾琳笑了,转身对助手说:“回复他们。”
她在键盘上敲下一行字,连同《余烬之歌》一起,发射向地球:
>**“我们也在这里。”**
夜再度降临。
海浪轻拍岸边,纸船早已不见踪影。但每当潮水退去,沙滩上总会留下一圈细小的荧光痕迹,形状像极了一座桥。
风掠过树林,穿过窗棂,拂动屋内的忆莲灯。
火焰轻轻摇曳,投下温暖光影。
仿佛有人在低语:
“我听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