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疯。”她冷笑,“我只是不想十年后,别人提起你的时候说‘那个傻子导演,把自己搞破产就为了送七个女明星体面退场’。我要让你继续拍下去??拍更多像《回梦光影》这样的东西。不是为了情怀,是为了让更多人知道,这个圈子里还有人在乎‘意义’这两个字。”
他看着那份合同,手指微微发颤。
“为什么?”他低声问。
“因为你做了我一直不敢做的事。”她的声音忽然软了下来,“我也曾想过,为某个作品豁出去一次。可我总是算成本、看数据、权衡利弊……而你,从来就不怕输。”
两人对视良久,最终陈默接过笔,在合同上签下名字。
当晚,央视播出特别版《回梦光影》,新增了十五分钟未公开片段。其中一段画面引发全网热议??
那是筹备“七心海棠园”雕塑时的一次会议录像。设计师提出方案:七双手交叠,象征团结与传承。
杨蜜却摇头:“不对。我们的手不该只是叠在一起。应该有一只手伸出来,朝着镜头方向,像是在拉别人进来。”
众人沉默。
景恬接着说:“对,就像当年有人拉我们入行一样。我们也该伸手,拉下一个愿意相信故事的人。”
于是最终雕塑定型为:六只手围成圆环,第七只手向前伸出,掌心朝上,仿佛邀约,又似托举。
弹幕瞬间刷屏:
>“呜……我就是被这只手拉进来的。小时候爸妈离婚,整夜整夜看《仙剑》,是灵儿教会我什么叫希望。”
>“我现在是个编剧,写了八年没人理。但看到这只手,我又想再试一次了。”
>“姐夫,谢谢你没有让这一切变成一场秀。”
与此同时,远在西南山区的一所乡村小学里,教室投影正播放着这段纪录片。孩子们睁大眼睛看着屏幕,老师站在旁边轻声讲解:“这些阿姨以前都是很红的演员,她们演了一个关于勇敢和爱的故事,影响了很多很多人。”
一个小女孩举起手:“老师,我也能成为那样的人吗?”
老师蹲下身,认真点头:“只要你一直相信美好,就能。”
而在另一座城市,某家精神康复中心的心理医生正在使用《回梦光影》作为辅助治疗材料。一位抑郁症患者在观后感中写道:“我一直觉得自己毫无价值。但看到她们也会害怕、会争吵、会怀疑自己是否会被忘记……我才明白,原来脆弱本身也是一种力量。”
这份报告后来被收录进国家心理健康研究课题库。
一个月后,“七仙巷”迎来第100万名游客。是个拄拐杖的老兵,背着军绿色帆布包,一步一步走到“李逍遥巷”尽头,掏出一枚锈迹斑斑的铜钱,放进许愿池。
保安认出那是《仙剑》剧组当年拍摄用过的道具币之一,惊问:“您怎么会有这个?”
老人笑了笑:“十年前,我在横店当群演。那天收工晚了,看见小姑娘们还在补拍夜戏。刘一菲冻得直哆嗦,却坚持重来一条。我偷偷捡了枚道具币留作纪念。现在,该物归原主了。”
消息传出,网友集体破防。
>“这才是真正的彩蛋??观众和演员,一起完成了这场仪式。”
>“建议把这枚铜钱放进博物馆,标签就写:来自时间深处的信任。”
更令人意外的是,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再次发布声明:鉴于《回梦光影》在全球范围内激发的文化共鸣,将设立全新奖项类别??“人文精神贡献奖”,并由陈默担任首届评审团主席。
这一决定震动业界。无数老牌导演致电祝贺,也有质疑声称“娱乐不应凌驾艺术之上”。但法国《电影手册》发表评论称:“当影像不再只为取悦眼球,而是唤醒集体记忆与情感联结时,它便完成了最高级的艺术使命。”
面对争议,陈默在接受《南方人物周刊》专访时表示:“我不是反对传统评价体系,我只是希望有一天,人们谈论一部电影时,除了票房和技术,还能问一句:它有没有让人变得更温柔一点?”
这句话被印在多家影院的海报墙上。
与此同时,七位姐姐并未停下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