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质疑声不断:“作秀罢了”“迟早资金断裂”“情怀不能当饭吃”。
她不予回应,只在微博更新了一张照片:
清晨的山村,雾气弥漫,她蹲在一棵老槐树下,教一群孩子如何操作摄像机。阳光穿过枝叶,洒在他们脸上。配文只有八个字:
>**“我在,故我拍。”**
与此同时,苏宁悄然退出公众视野。他关闭了社交账号,辞去了所有商业职务,仅保留一家小型影视基金会的理事长身份。该基金首个资助项目,正是《放映员》纪录片拍摄计划。
一年半后,首部《百村千影》合集纪录片《大地之声》在威尼斯电影节首映。全场寂静,直至片尾字幕升起,掌声持续十七分钟。评审团特别奖授予林云笑,颁奖词写道:
>“她让我们明白,伟大的电影不必来自好莱坞或戛纳,它可以诞生于一场暴雨后的晒谷场,始于一个孩子怯生生举起的手。”
回国当晚,她在机场被记者围堵。
“林导,请问您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她想了想,微笑道:“我没有成功。我只是始终记得,自己也曾是一个在黑暗中等待光的孩子。”
回到家,她打开抽屉,取出那张旧合影。陈晓君、苏宁、她,三人站在《秦良玉》片场的大门前。如今,她们各自走向不同的人生轨道,却都在某种程度上完成了蜕变。
她轻轻抚摸照片,然后将它放入一个木盒,盒内还躺着那台老放映机的钥匙、云南孩子的画、以及一封未曾寄出的信??写给过去的自己。
信上写着:
>“亲爱的云笑:
>如果你看到这封信,说明你已经不再需要任何人批准你去发光。
>你终于明白,孤独不可怕,妥协才可怕;
>爱情不是归宿,自我才是。
>谢谢你,一直没放弃按下播放键。
>??现在的你”
窗外,晨曦初露。新的一天开始了。
她背上相机包,走出家门。今天要去一所聋哑学校,为孩子们举办一场“无声电影”专场。她特意选了卓别林的《摩登时代》,准备配上手语讲解。
车启动时,电台正好播放一首老歌:
>“……
>当所有灯都熄灭,
>我愿做那一束不灭的光。
>不为照亮全世界,
>只为告诉你:我在。”
她跟着哼了起来,嘴角扬起。
这条路还很长,但她已不再害怕黑夜。
因为她知道,只要心中有火,手中有镜,
她就能一次次,在世界的暗处,
按下播放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