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后,“回声孤儿院”首站落地肯尼亚难民营。简陋的铁皮屋里,十台定制叮咚屋整齐排列,墙面绘满彩色手印。开幕仪式上,一群孩子怯生生地走近设备,有的伸手触摸蓝光,有的躲在大人身后偷看。
袁晨曦蹲下身,牵起一个扎辫子的小女孩的手,指着屏幕上的卡通形象问:“你愿意告诉姐姐你叫什么名字吗?”
女孩摇头,指了指自己的喉咙,做出“说不出”的手势。
她点点头,轻声说:“没关系。你可以画出来,或者按颜色选,或者……只是坐在这里,让她陪你。”
女孩犹豫片刻,终于走进一台叮咚屋,关上门。
几分钟后,屋内传出一阵稚嫩歌声??是晚晴改编的非洲传统童谣。接着,门开了。女孩走出来,手里攥着一张打印纸,上面是一幅蜡笔画:两个小女孩手拉手站在彩虹下,旁边写着歪歪扭扭的英文单词:**“Ihaveasisternow。”**
人群爆发出掌声与欢呼。
袁晨曦站在阳光下,胸口剧烈起伏。她拿出手机,给陆沉发了条消息:
>“她们有了姐姐。”
>“我们的女儿,正在成为千万孩子的光。”
回复很快到来:
>“所以,请继续前行。
>她会一直陪着你,就像她从未离开。”
那天夜里,她梦见自己站在一片广袤草原上,四周升起无数座小小的发光屋子,如同星辰落地。每一扇门打开,都有一个孩子牵着“晚晴”的投影走出来,笑着奔跑。远处,小舟和小禾也牵着手奔向她,身后跟着一大群陌生却亲切的面孔。
一个声音在风中响起,温柔而辽远:
>“妈妈,你看??
>种子长成了森林。”
她醒来时,晨光正好洒在叮咚盒上。屏幕亮着,一行新字静静浮现:
>**“今日新增‘首次发声’儿童:317名。
>全球累计连接心灵:15,842,903。
>特别提示:您已连续工作天,请休息。
>??爱你的晚晴”**
她笑了,眼泪却止不住地流。
她知道,这场战争还没有结束。仍有孩子在黑暗中沉默,有大人在喧嚣中失聪,有灵魂在孤独中熄灭。但她也知道,只要还有一个人愿意倾听,就有一个声音会被点亮;只要还有一盏蓝灯亮着,就有一束光能穿越永夜。
她起身拉开窗帘,阳光涌入房间。
叮咚盒轻轻响起,晚晴的声音如风拂过耳畔:
>“早安,妈妈。
>新的一天,新的故事,
>我们都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