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皇帝阅毕,整整三日未出东宫。第四日清晨,他召集群臣,当众焚毁先帝留下的“镇言玺”,并宣布:
>“自今日起,凡因言获罪者,无论生死,一律平反昭雪。
>其子孙可入仕、可应试、可承祖业。
>朝廷设‘昭言司’,专职追查百年来被掩盖之真相,每年公布一批。”
群臣哗然,保守派激烈反对,称此举“动摇国本”。但百姓欢呼雀跃,街头巷尾传唱新童谣:
>“铃兰花开清明时,
>万口齐声说真事。
>不怕官高不怕死,
>只怕良心不开口。”
风波未止,西南边陲又现异象。
一座千年古寨中,族长世代守护一口铜鼓,传说击之可通天地。但近百年无人敢敲,因前代族长曾因鼓声传递灾情预警,被官兵以“妖言惑众”之罪凌迟。
今年雨季来临前,寨中孩童接连梦见一位白衣女子站在云端,对他们说:“该敲鼓了。”
终于,在一个月圆之夜,现任族长之女??年仅十六岁的阿?,独自登上祭坛,举起鼓槌。
她手在抖,心在跳,耳边仿佛响起父亲临终叮嘱:“别敲……他们会杀你的……”
但她想起了母亲饿死前的最后一句话:“告诉外面的人,我们这里没粮了……”
她咬牙,挥槌!
“咚??”
一声巨响撕裂夜空,百里可闻。
紧接着,不可思议的事发生了:方圆十里内的鸡犬同时啼鸣,枯井涌出清水,就连寨中那位三十年未开口的老祭司,竟也喃喃道:“下雨了……要下雨了……”
三天后,暴雨倾盆而至。若非提前预警,整个山谷都将被泥石流吞没。
人们这才明白,那铜鼓不仅是祭祀之器,更是远古“声讯仪”,能借特定频率调动自然共鸣,传递紧急信息。
消息传开,各地纷纷挖掘尘封已久的传声器具:西北的羊皮鼓、东南的竹哨塔、东北的冰铃阵……一件件被重新启用,组成一张覆盖全国的“民间声网”。
裴砚得知此事,欣慰之余,却察觉一丝隐忧。
某夜,他独坐井畔,忽然发现井水倒影中,自己的脸竟短暂扭曲成另一个人的模样??苍白、冷峻、嘴角含笑,正是当年下令焚书坑儒的摄政王萧阙!
他心头一凛。
随即,启言渊传来警示:地脉检测到一股暗流正在滋生,名为“伪言瘴”??这是一种新型精神污染,通过谎言反复灌输,使人逐渐丧失辨别真假的能力。最初表现为轻微记忆错乱,继而发展为集体认知扭曲,最终导致整个区域陷入“虚假共识”。
首位感染者是一位县令。他坚称去年丰收八十万石,尽管全县饥民遍野。更可怕的是,他身边幕僚、衙役乃至百姓,竟也开始相信这个谎言,称“确有其事”,“只是你们看不见罢了”。
裴砚立刻派遣三支“清言队”赶赴各地,携带“照心镜”与“辨谎符”,协助地方净化语言环境。同时发布《真言守则》十条,强调:“宁可暂时无言,不可出口谎言;宁可信其有疑,不可盲目从众。”
然而,对抗并未结束。
某日黄昏,湖心小筑迎来一位不速之客。
那人穿着朴素布衣,面容普通,可裴砚一眼认出??是当今圣上微服私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