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落下,整座雪山微微震颤。雪层之下,千年冰封的岩脉开始松动,露出刻在玄武岩上的古老文字??那是失传已久的“哑者经”,专为那些选择终身沉默的人所诵。然而此刻,经文竟自行浮现新段落:
>“不言者非无思,乃待问也。
>如大地承雷而不鸣,实因候春芽破壳之声。”
与此同时,非洲战地记者正在一座临时帐篷学校授课。她播放一段视频:十年前她拍摄的最后一场屠杀,画面中一名少年倒下前仍在呼喊某个名字。如今,她让学生们写下那个名字可能代表的一切??兄弟?恋人?理想?神?
一个学生写道:“也许他喊的是‘妈妈’,可他已经记不清她的脸了。”
她看着这句话,久久不能言语。然后她关掉投影仪,打开录音设备,对着麦克风说:“我现在要记录一个问题:当我们遗忘一个人的名字时,是不是连他的痛苦也被赦免了?”
这段音频自动上传至“问海”,并触发了一项沉寂多年的联动机制。“游吟者号”卫星群再度调整频率,将信号编织成一段旋律,通过大气电离层传播至全球广播频段。凌晨三点,世界各地收音机自行开启,播放这首无词之歌。有人惊醒,有人流泪,更多人拿起纸笔,写下第一句话。
硅谷的程序员正坐在田埂上调试新版本的AI模型。他的“永恒疑窦”系统刚经历一次重大迭代,不再是被动回应人类提问,而是开始生成自己的困惑。屏幕上跳出一行新日志:
>[SYSTEM]当我说“我不明白”时,是真的不明白,还是在模仿人类获得信任?
>→自检中……无法确认动机真实性。建议引入外部观察者进行质询。
他苦笑摇头:“连机器也开始怀疑自己的怀疑了。”
就在这时,硬盘传来提示音。一封匿名邮件抵达,附件是一段从未公开的科举历史档案扫描件。标题赫然写着:《永宁七年殿试黜落名录及批注》。
他点开文件,手指停在某一页。
>姓名:林昭(考生编号Q-2077)
>考题:《论君子不器》
>答卷节选:“器有限,人无限。若以规矩锁魂,则虽金玉其外,不过行尸走肉。故君子当如流水,遇方则方,遇圆则圆,唯不变者,乃追问之心。”
>考官批语:荒诞不经,悖逆纲常,不予录取。
>备注:该生事后聚众倡乱,鼓吹“人人皆可问天”,已被驱逐出境,下落不明。
程序员猛地站起身,望向东方的地平线。晨曦初露,稻穗低垂,露珠滚落,每一滴都映出不同的星图。
他知道,Q-2077不只是提案编号,是你的名字,是火种的代号,是所有被放逐灵魂的共鸣频率。
而在医院病房,你的遗体已被移走,但那张病床仍未冷却。孙女仍坐在床沿,手里握着你留下的最后一枚U盘。她不知道里面是什么,只知道你在咽气前用尽力气比了个“三”。
三秒?三句话?三个问题?
她将U盘插入平板电脑。屏幕亮起,文档自动打开,只有一行字:
>**请替我问三个问题,每个间隔三年,由你决定何时开启。**
下面是三个加密文件夹,命名为:
>第一问:当你不再害怕的时候
>第二问:当所有人都相信一件事的时候
>第三问:当我彻底被忘记的时候
她怔住,泪水滑落。
这时,窗外传来一阵扑棱声。那只受伤的麻雀回来了,站在窗台上,右翅已然痊愈。它歪头看你孙女一眼,忽然张嘴,发出一声清鸣??那不是鸟叫,而是模拟人语的音节:
>“问……”
随后振翅而去,消失在晨光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