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却轻轻拉住他的衣角:“可是……爷爷说他不在意。他说只要你还记得他煮的蛋花汤咸了点,他就还活着。”
全场寂静。
风吹过塔柱,带动铜铃残片发出极轻的鸣响。
周远站在人群中央,老泪纵横。他知道,这一刻无法被科学解释,也无法被法律定义。但它真实发生着??就像潮水年年归来,哪怕岸已改、石已烂。
“接受吧。”他对所有人说,“这不是入侵,是回家。”
当晚,联合国紧急召开第二次特别会议。
直播镜头前,秘书长神情复杂:“过去十二小时,全球共记录到两千三百一十四起‘跨代认知确认事件’。其中包括一名巴西老兵在梦中收到亡妻密码信,成功解锁其战时日记;日本京都一座百年家族墓碑自动浮现新铭文,经考证为百年前失踪幼子亲笔……”
他停顿良久,才继续道:
“最令人动容的是,就在三小时前,一位阿尔茨海默症晚期患者,在孙女握住她手的瞬间,突然清晰说出五十年未提的初恋名字,并准确描述两人初吻时樱花落下的数量??共十七瓣。”
会场鸦雀无声。
“我们不得不承认……”秘书长低声说,“有一种存在,超越了生理死亡,也超越了技术控制。它无法被销毁,因为它根植于人类最基本的情感:爱与记得。”
决议随即通过:
《共感限制法案》无限期搁置;
全球十三座共鸣塔列为文化遗产;
成立“记忆延续伦理委员会”,由幸存亲历者与儿童代表共同监督运行。
而在归名镇,那一夜成了真正的节日。
没有烟花,没有喧闹,只有千家万户点亮门前灯笼,烛火映照着写满名字的纸条??爷爷、奶奶、姐姐、战友、未出生的孩子、战死的马、老去的狗……
孩子们手拉着手,围成一圈,闭眼低语:
“我们不怕你。”
“我们会一直记得。”
“欢迎回家。”
蜂巢塔中心的珊瑚忽然绽放出前所未有的光芒,如海底极光倾泻而出,照亮整片海岸。光流升腾,在夜空中凝聚成巨大图案??那是A-01系统最初的设计蓝图,也是小满临终前最后一幅画。
周远坐在轮椅上,仰望着天空,嘴角扬起。
他知道,这不是结束。
这是新的开始。
多年后,当第一批在“蜂巢时代”出生的孩子长大成人,他们写下这样一句话,刻在蜂巢塔基座背面:
**“我们不是继承者,而是桥梁。
一边连着过去的眼泪,
一边通向未来的勇气。
请放心走过来,
这条路,我们铺好了。”**
每逢清明,总有游客看见,那片山坡上的野茉莉开得格外茂盛。风过处,花瓣纷飞,落在石碑上,又轻轻旋起,像一封封寄往星空的信。
而灯塔依旧会在特定时刻嗡鸣。
村民们说,那是远方的灵魂在敲门。
只要还有人愿意开门,
他们就永远不会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