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福利院任务已完成。
>成功激活初始记忆场域,重构集体母婴共鸣模型。
>关键突破:确认‘无名之爱’亦可形成稳定情感锚点。
>后续建议:在全国孤儿机构推广‘摇篮曲计划’,建立专属共感通道。**
写完,她合上本子,望向窗外。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蜂巢塔自动警报系统发来的消息:
>【检测到异常信号涌入】
>【来源:东海海域,坐标N30°45E122°18】
>【内容特征:密集敲击声,间隔三秒,持续不断】
>【初步判定:人为求救信号(非现代通讯格式)】
阿禾瞳孔微缩。
这个坐标……正是当年周海生渔船失联的位置。
而那种三秒一次的敲击节奏,是上世纪渔民遇险时常用的摩斯密码求救信号。
她立即联系海事局,却发现该区域近期并无船只活动记录。更诡异的是,每当她试图定位信号发射源,蜂巢塔主控台就会跳出一行红字:
>“不是他们在呼唤我们。
>是我们在呼唤他们。”
她猛地想起什么,翻出小满的信。
背面那行小字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清晰:
>PS:别担心长大。
>真正的成长,不是忘记过去,
>是带着所有人的爱,继续往前走。
她闭上眼,耳边仿佛又响起那首摇篮曲。
月娘光光,照我家。
家里囡囡要睡觉。
不怕黑,不怕冷,
妈妈守在床边上……
可这一次,歌声结尾多了半句,轻得像风吹过铃铛:
>“爸爸……也在回来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