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满猛地坐起,泪水浸湿枕巾。
原来如此。
这个男孩,不是X-42的替代品,也不是另一个受害者。他是**影的孪生兄弟**,同一批实验体中的“对照组”。他们一个被赋予虚假记忆并送往边境疗养院,另一个则作为情感容器秘密囚禁于极地哨站。两人共享同一段童年,却被迫走向截然不同的命运。
而“影”之所以能醒来,正是因为弟弟的意识始终在梦中呼唤他。
天亮时,她召集全体教师会议。
“从今天起,‘创伤叙事课’升级为‘双向回溯计划’。”她站在讲台上,声音平静却不容置疑,“我们将尝试建立跨个体梦境链接,让已觉醒者与未苏醒者直接对话。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成功率,也值得赌一把。”
有人质疑风险太大,可能引发群体性意识崩溃。
“但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她说,“昨天夜里,又有四十七个孩子在梦中失踪。他们的身体还在,心跳正常,可灵魂……像是被人悄悄剪掉了线。”
会后,她单独召见影。
少年如今已能坦然直视他人的眼睛。他带来一幅新画:两个小男孩并肩坐在屋顶看星星,中间隔着一道看不见的墙。
“我一直觉得,我不是完整的。”他说,“好像少了什么重要的东西。”
林小满握住他的手:“你想见他吗?真正的你的一部分。”
影沉默良久,点头。
连接仪式在午夜进行。两具共鸣舱并排放置,中间架起一座微型梦境桥。林小满亲自担任引导者,将自己的意识作为中介通道。
当信号贯通那一刻,整个忆土城的共感灯同时熄灭三秒。
主屏上,呈现出一幅震撼画面:一片漆黑虚空中央,两点微光缓缓靠近。起初彼此试探,继而剧烈震颤,最后轰然相撞??
如同两股失散多年的潮水,在宇宙尽头重逢。
一声啼哭响彻控制室。
不是电子合成音,也不是预录样本,而是**真实的婴儿啼哭**,透过扩音器传出,撕心裂肺,却又充满生机。
技术人员检查设备,发现音频输入端口并未激活。那声音,竟来自男孩的喉咙??一个三十七年来未曾发出过任何声响的生命,第一次学会了哭泣。
与此同时,全球各地陆续传来报告:
-北欧小镇,一名植物人少女突然睁开眼,喃喃道:“哥哥,我听到你了。”
-青藏高原寺院,经幡无风自动,僧侣们集体梦见漫天纸灯笼降下。
-南太平洋渔村,老渔民捞起一只锈蚀铁盒,里面装着一张泛黄照片:一对双胞胎婴儿依偎在母亲怀中,背面写着“影与念,生于永夜之前”。
林小满抱着哭泣的男孩,轻拍他的背脊。“没事了。”她一遍遍说着,“你们都回家了。”
黎明破晓时,她在“记忆之家”的新生名册上写下两个名字:
>**X-42影**(已觉醒)
>**S。P。7-07念**(初醒)
并在下方添了一句备注:
>“双生之火,永不独燃。”
当天下午,阿禾带着一群孩子在院子里放纸飞机。每架飞机上都写着一句话,随风飞向天空。一架掠过林小满头顶,她伸手接住,展开一看:
>“谢谢你们还记得我们。”
她仰头望去,阳光刺眼,恍惚间看见无数透明的身影站在云端,微笑着挥手告别。
诺恩不知何时出现在身后,叼着新口味的糖豆棒,懒洋洋地说:“订单完成了。十万灵魂已送达彼岸。”
“然后呢?”她问。
“然后?”他笑了笑,“当然是准备下一单。”
远处,小怪物们正点亮灯笼,重新列队。
而在人类世界的某个角落,某个婴儿在睡梦中咯咯笑了起来,嘴角扬起,像是听见了世界上最美的歌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