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更多是要让科学回归本来的样子??诚实、敬畏、不跪着走路。”
他沉默片刻,点点头:“我爸要是知道今天有人还在找真相,大概会笑。”
---
接下来两个月,我们按线索逐一追踪其余六件载体。
第二件在内蒙古某废弃雷达站,原属气象监测部队。
当我们赶到时,发现建筑已被地产商圈地准备开发。
连夜潜入后,在雷达终端的存储模块中提取到**YUAN-7-B2**代码段。
同时,在控制台下方发现一张泛黄纸条:“勿忘赤诚。
??Z”
。
第三件藏在一册《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中,原为李允明办公室藏书,后流入旧书市场。
辗转多地,最终在一位退休教师家中寻获。
书脊夹层里的微缩胶卷记录着**YUAN-7-C3**,并附有李允明亲笔批注:“此路可行,唯需光与勇者同行。”
第四件最难寻。
那辆吉普车曾配属昆仑基地运输组,退役后调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我们沿档案追查三年去向,终于在塔克拉玛干边缘的一个牧民家中发现残骸。
发动机早已报废,但在点火线圈内部,我们找到了嵌入的金属箔片,刻着**YUAN-7-D4**。
牧民说:“这车救过我们全家命,暴雪夜发动不了别的,就它还能点着火。”
第五件是电话交换机,原装于国务院科技办保密通讯室。
机构改革后设备拍卖,流落至河北一个小县城邮局。
我们以“历史文物征集”
名义申请调阅,竟真在一堆报废器材中发现了它。
拆解后获取**YUAN-7-E5**,并意外恢复一段通话录音片段:吴世勋下令:“所有涉及冷核聚变的通信记录,一律物理销毁。”
第六件唱片,是1977年国庆晚会录制的一张黑胶,曲目为《东方红》交响乐。
据档案记载,该唱片曾赠予多位外国使节作为外交礼品。
我们通过文化部老干部牵线,联系到一名收藏家,对方起初不愿割爱,直到看到林知远的录音文字稿。
感动之下,允许我们借用一周。
用高精度扫描仪读取沟槽震动波形,成功解码出隐藏信息:**YUAN-7-F6**,以及一句摩斯密码翻译而成的话:“种子已播,待春而发。”
最后一块,建筑图纸。
经查证,YUAN-7装置的部分结构设计曾伪装成“高原气象观测站”
图纸对外报批。
这类文件分散在全国十余个设计院。
我们花了整整一个月,逐份比对笔迹、材质与年代。
最终在成都一家老设计院的地下室,从一堆即将销毁的蓝图中,找到了那份带有特殊经纬标记的图纸。
扫描后生成三维坐标,指向青海湖西北角一处无人区??那里,正是当年秘密试验场的备用选址。
七段代码全部集齐。
回到北京当晚,我们将数据导入加密服务器,启动还原程序。
随着进度条缓缓推进,一个完整模型逐渐浮现:球形反应腔、量子约束磁场环、氢同位素注入路径、能量转换矩阵……每一个参数都精确到小数点后八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