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戴上耳机,启动外放扩音系统,将麦克风对准风雪。
第一个名字响起:
“齐振华,男,34岁,物理教师,因组织学生讨论‘光速是否恒定’被捕,死于审讯室。”
林砚跟着复述:“齐振华,男,34岁,物理教师……”
第二个名字:
“苏兰芝,女,29岁,图书管理员,私藏《社会契约论》手抄本三册,被执行静默处理。”
她继续念:“苏兰芝,女,29岁,图书管理员……”
第三个、第四个、第十个、第一百个……
起初她还能保持平稳语调,可随着名单不断滚动,情绪开始崩解。有名字附带简短生平:某人因写诗入狱,某人因教孩子唱民谣被割舌,某人仅仅因为在饭桌上说了句“皇帝也会放屁”而全家流放。
到了第三天,她的嗓子已经嘶哑出血,手指冻得几乎握不住笔。但她仍在坚持,一边念诵,一边在纸上记录那些特别触动她的故事。
第五天夜里,暴风雪达到顶峰。信号中断,电力告急。她点燃最后一罐燃料,蜷缩在控制台前,嘴唇干裂,眼神却愈发清明。
当念到第83271个名字时??
“沈青禾,女,41岁,教育部副司长,因拒绝签署思想净化令被处决。遗言:‘希望将来有人记得我,不是因为我做了什么,而是因为我敢说“不”。’”
林砚突然停下,泪如雨下。
“沈青禾……”她喃喃,“我母亲的学生,我父亲的朋友。她死那天,我家门前下了整整一夜的红雪。”
她摘下耳机,对着风雪大喊:
“沈青禾!我记住你了!我不是将来的人,我是现在的人!我就在这里告诉你:你说的‘不’,今天还在回响!”
那一瞬,冰层深处传来轰鸣。
监测卫星捕捉到惊人一幕:以北境基地为中心,一道环形声波以亚音速扩散,横跨欧亚大陆,直抵太平洋西岸。沿途所有共感接收终端自动激活,无论是否开机,皆同步播放林砚的声音??
清晰、疲惫、坚定。
>“赵文彬,男,17岁,高中生,因创办地下读书会被判劳改五年,死于矿难。”
>“叶知秋,女,55岁,退休法官,撰写《司法独立刍议》遭软禁,绝食而亡。”
>“陆远山,男,68岁,农民,收留逃亡教师一家,房屋被炸毁,全家失踪。”
>……
全国上下,无数人从梦中惊醒。
老人颤抖着爬起,打开尘封多年的抽屉,拿出亲人照片;年轻人冲到阳台,对着夜空大喊陌生的名字;孩子们抱着父母问:“这些人是谁?他们为什么被杀?”
南陵书院的孩子们自发集合,在操场上排成“人形名单”,每人举一块木牌,上面写着一个被抹去的名字。他们轮流朗读,直到天明。
而在地球另一端,那名抄写逻辑规则的小女孩,突然抬头问母亲:
“妈妈,如果一个人说了真话就被杀了,那我们今天能说话,是不是因为他们?”
母亲怔住,良久,蹲下身抱住她:“是的。所以我们更要好好说每一句话。”
第七天清晨,林砚终于念完最后一个名字。
总计:**9,203人**。
她摘下麦克风,瘫倒在地,意识模糊。就在她即将昏迷之际,头顶冰穹忽然裂开一道缝隙。
月光倾泻而下,照亮整个废墟。
紧接着,钟楼虚影首次完整显现,悬浮于极光之中,高达千丈,通体透明,似由亿万文字交织而成。它不再只是幻象,而是凝聚了所有被诵读过的姓名、话语、记忆的实体化存在。
一声钟鸣响起。
不高亢,不悲壮,却穿透时空,直达人心。
**咚??**
北京胡同里,一位老人放下茶杯,老泪纵横:“这是我妻子最喜欢听的钟声……五十年前,她在回响塔下听完最后一课,再也没能回家。”
**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