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关,轮到沈无痕。
他置身于五年前敦煌讲坛,台下群情激愤,有人高呼:“烧了心树!杀了伪君子!”他举起火把,眼看就要点燃柴堆……忽然,人群中走出一个小女孩,手里捧着一朵野花,怯生生地说:“叔叔,你能……能给我讲个故事吗?”
那是他从未见过的女儿幻影。
他颤抖着放下火把,蹲下身,接过花,哽咽道:“好……叔叔给你讲故事。”
第三关,陈砚面对的是自己误判冤案的受害者家属,他们指着他说:“你净化了自己,可我们的亲人再也回不来!”他跪地痛哭:“我无法弥补,但我愿意用余生偿还。”
最后一关,阿澈站在家乡废墟上,看到母亲魂影浮现:“孩子,你要复仇,还是告诉世人真相?”
他抽泣着说:“我要让大家知道……这不是一个人的错,是整个世界都病了。但……但我还想相信好人存在。”
四人一一过关,石台震动,《仁宪》玉册自动翻开,光芒洒满石室。
林知微郑重捧起,却发现册尾附有一段小字:
>“律本无形,法自心生。
>若世人皆能自省,则无需此书;
>若天下尽陷昏聩,则此书亦无力回天。
>故《仁宪》不出阁,只传心。
>汝等带回者,非简册,乃信念。”
话音未落,玉册化作点点星光,融入四人眉心。
他们明白:真正的《仁宪》,早已存在于每一次选择善良的瞬间。
归途上,四人分道扬镳。沈无痕带陈砚北上边关,筹建“新律学堂”,专教贫民子弟识字明理;阿澈返乡组织互助社,帮灾民重建家园;林知微则南下江南,将这段经历编入《光明册》增篇。
一年后,清明再临。
归墟口心树再度绽放,花开万朵,香气弥漫百里。各地音疗堂同步举行“传宪礼”??百姓不再只是讲述善行,而是庄严承诺:“我愿以恕待人,以等处世,以生护命。”
就连曾经反对明心院的豪族,也有子弟主动前来请求净化记忆。
林知微站在树下,仰望星空。怀中木剑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枚小小的玉牌,上面刻着三个字:仁?等?恕。
他知道,这场斗争永远不会结束。黑暗总会卷土重来,极端思想也会不断滋生。但只要还有人在痛苦中选择原谅,还有人在绝望中坚持播种,还有人在权力面前说“不”??
那么,展昭的笑容,就永远不会褪色。
远处笛声悠悠,如同当年守树老人吹奏的曲调。林知微微微一笑,轻声应和:
“灯,是人点的;
路,是人走的;
而心,是人一颗一颗唤醒的。”
风过林梢,心树轻摇,万千光点升腾而起,宛如星辰坠落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