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这一夜的醉酒晚归,第二日香凝起来时已是天光大亮。
她连忙坐起来,看着空无一人的屋子,开口唤听竹。
几日前方怀瑾就告诉她,这一日会有绣娘上门商议婚服样式。如今看这光景,恐怕早误了时辰。
不多时,听竹闻声进来。
香凝问道:“大人呢?”
“华裳坊的师傅们来了,大人在正堂与她们看婚服图样。”
果然是误了时,香凝一阵懊悔,觉着昨晚不该贪杯。她连忙加快了梳洗的动作。
听竹道:“大人特意交待,前面有他支应,姑娘不必着急。”
话虽如此说,香凝岂能不急。她匆忙梳洗打扮过,就向正堂疾走而去。
正堂里,方怀瑾正与一位五十岁上下的妇人翻看图册。香凝站在门口,见他们神色认真,一时之间不知该不该进去。
方怀瑾余光注意到她,冲她招了招手,示意她进来。
香凝忙快步走进去。
“大人应该叫我的。误了这么久,都是我的过错。”香凝低声和方怀瑾抱怨,语气中是她未曾察觉的娇嗔。
方怀瑾笑笑:“并未误太久,不必放在心上。”
华裳坊的师傅们将方才还一脸严肃正经的方大人,在见到香凝之后骤然变脸,简直变得如春风般和煦,心里都有些惊讶。
方怀瑾继续顶着那张温和的笑脸,对香凝介绍说:“这是华裳坊的郑娘子,全京城最好的成衣师傅。”
方才和方怀瑾一起翻看图册的妇人向香凝行了一礼:“见过小姐。”
香凝点点头:“娘子好,我们的婚服拜托娘子多费心。”
“小姐客气。”
方怀瑾将方才翻看的图册给香凝:“这是郑娘子带来的婚服图样,你看看,中意哪个?若都不中意,亦可将你的想法说出来,让郑娘子重新绘制。”
香凝接过那本图册,看着上面琳琅满目的嫁衣款式,一时有些挑花了眼。
“每一件都好漂亮。”香凝忍不住惊叹。
大红底织金的百鸟朝凤嫁衣,雍容华贵;层叠繁复的缠枝莲纹嫁衣,清新雅致;缀着无数珍珠玉饰的瑞兽云纹嫁衣,大气庄重……
香凝选了足足两个时辰,时不时与方怀瑾讨论商议,终于从厚厚的图册中选定了一身缀着玉饰新月祥云纹样的嫁衣。
“这身嫁衣给我的感觉就像大人一样,如月高洁如玉典雅,我喜欢这身。”
方怀瑾点了点头:“好,那便是这身。”
选完样式,郑娘子取出软尺手法熟练地为香凝测量肩宽、臂长、腰围等各项尺寸。
香凝配合着任她摆布,过程中对于她要嫁给方怀瑾有了更确凿的实感。
嫁衣、名分、明媒正娶,这些词曾离她无比遥远,就像是另一个世界的,但在方怀瑾的坚持和她自己的努力下,马上就要成真了。
量完之后,郑娘子又命徒弟取出几身新做好的常服,依次展示在香凝面前。
方怀瑾解释道:“五日后是方家的家宴。母亲说,让你一起参加。你挑一身喜欢的,家宴时穿。”
“家宴?”香凝想起方父方母那两张严肃冷傲的面孔,就忍不住紧张。
方怀瑾握住她的手:“只是寻常家宴,不必紧张。”
香凝定了定神,看向那几身新做好的常服。每一身都做工考究样式雅致,都很好看。她记得方怀瑾说过,他的母亲喜欢湖蓝色,便从中选了一身湖蓝色的衣裙。
家宴那日,香凝穿着那身湖蓝色衣裙,发髻梳得一丝不乱,努力维持端庄贤淑的官家小姐形象,坐在方怀瑾身边。
方家父母虽然神色淡淡,但他们一贯是这个样子,对香凝倒也没有为难。
直到宴会中途,一个从江南新买过来伺候的老嬷嬷上前为众人添酒,目光不经意间扫过香凝的脸,忽的一抖,酒壶洒了满桌。
香凝的衣裙也被殃及,洒湿了一大片,方怀瑾和身后的丫鬟连忙帮着香凝一起整理。
但那老嬷嬷却既不赔罪也不帮着整理,只盯着香凝的脸,如同见了鬼一般:“你,你是陈老爷府中那个叫香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