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知微把车停在地下三层,关掉引擎。后视镜里那辆黑车已经不见了,但她知道这不代表安全。她拿出手机,程雪阳刚发来一条消息:“录音文件被植入干扰信号,原始声纹正在失真。”
她盯着屏幕看了两秒,手指滑动点开附件。是一段波形图,中间部分出现了密集的杂音峰群,像被刮坏的唱片。
这不是普通的技术故障。
她立刻拨通程雪阳的电话。
“什么时候发现的?”她问。
“十分钟前。”他说,“我们存档的三份备份同时出现异常。系统日志显示,访问记录来自监管平台内部IP,权限级别是最高级。”
她靠在座椅上,闭了眼。
有人在用合法身份远程篡改证据。能拿到这种权限的,只有两种人:监管层的内应,或者——技术手段突破防火墙的人。
而任远舟,从来不缺这两种资源。
她深吸一口气,把手机放在腿上。心跳开始加快,一下一下撞着肋骨。
记忆回响启动。
画面出现在三天前,她在酒店房间调试录音设备。许清和送来一台新式降噪麦克风,说是从国外带回来的测试品。她接过设备时,听见对方低声说:“这东西有个隐藏功能,能识别并过滤特定频率的干扰波,叫‘静音盾’。”
当时她没在意,只记住了操作方式。
现在她想起来了——那段话不是重点。重点是许清和按下开关时,设备发出的一声短促提示音。那种音调很特别,像是两个音阶快速交替。
她睁开眼,立刻打开电脑,调出刚才那段受损录音的频谱分析图。
放大杂音区域。
果然,在每一段干扰波的间隙,都有一个微弱的双频信号,几乎被掩盖。但它的节奏和那个提示音一致。
这不是随机攻击。
是针对“静音盾”的反制程序,专门用来破坏带有该防护机制的录音。
她马上给程雪阳回拨过去。
“他们知道我们用了新设备。”她说,“干扰源是定向的,目标就是‘静音盾’的防御频率。你让周默查一下,最近有没有境外技术公司向国内输送过声纹破解软件,尤其是打着‘语音优化’名义的。”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
“你怀疑这是预判性攻击?”
“不是怀疑。”她说,“他们在等我们用这个设备。只要一启动,就会自动暴露特征频率,然后触发远程干扰。”
“也就是说……”程雪阳声音低了下来,“从我们拿到设备那一刻起,就已经在他们的监控下了?”
“对。”她说,“包括使用时间、地点、甚至存储路径。”
她停顿了一下。
“除非……我们能让干扰信号反过来成为证据。”
“怎么做?”
“把假信息录进去。”她说,“一段只有我们知道真实内容的对话,然后放出去。他们一旦干扰,就会留下痕迹。只要抓到那个反向追踪点,就能锁定操作终端的位置。”
程雪阳没说话,过了几秒才开口:“风险太大。如果他们不干扰,或者换一种方式处理,我们就等于主动暴露了反击意图。”
“但他们一定会干扰。”她说,“因为他们不知道哪段是真的,哪段是假的。只要还有价值的情报可能藏在里面,他们就不会冒险放过。”
车内安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