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中爆发出一阵骚动。有老兵突然痛哭:“我儿子战死边关,朝廷说他是逃兵,尸骨不准归乡……我知道是假的,可我不敢说啊!”
一名老儒生踉跄上前:“我教了一辈子《新编三字经》,昨夜梦见学生指着我说:先生骗人!我吓得醒过来,整晚没睡……”
禁军阵中,竟有十余人扔下长矛,跪地叩首:“我们是清音卫后裔……我们家族世代守护谎言,现在,我们想赎罪。”
城楼上,钦差面色铁青,下令放箭。然而,弓弦刚拉,天空骤然变色。乌云裂开一道缝隙,阳光斜射而下,正落在第八舟之上。舟身积雪瞬间融化,露出底下斑驳船板??那上面,密密麻麻刻满了名字,全是历代因言获罪者的姓名,有些已模糊难辨,有些尚清晰可读。
阳光照耀之下,那些名字竟逐一亮起,如星辰闪烁。光芒汇聚成束,直冲云霄,形成一道光柱,笼罩整座皇宫。
承乾阁顶层,尘封百年的铜锁,自行断裂。
阁门缓缓开启。
一股陈旧纸香随风飘散。无数卷轴自动升空,飞出窗外,如白鸟般四散而去。有的落入民间学堂,有的坠于市井街头,有的飘向边关戍楼。每一卷展开,皆是血书或密录,揭露一段被掩埋的真相。
皇帝瘫坐龙椅,面如死灰。太监慌忙欲抢回卷轴,却被一道无形之力阻挡。空中浮现一行光字:
>**你说不说?**
三日后,皇帝下罪己诏,宣布退位,将皇权交予议会雏形“天下言会”。他亲自赴松火书院谢罪,跪于冰湖之前,请求老人宽恕。
老人未见他,只让人带去一句话:
“宽恕不是忘记,而是选择不再让同样的悲剧重演。”
十年后,大宋改制,设立“真相院”,专司审查历史记录,开放档案,鼓励民间修史。昔日《新编三字经》被改为《问真启蒙》,开篇便是:
>“昔者有井,名曰明心;
>不出甘泉,唯鸣至诚。
>尔幼且稚,勿信单言;
>须问:谁说?为何?凭何证?”
又三十年,海外诸国遣使来学。日本使者带回《众镜录》,朝鲜学者翻译“明心八诫”,阿拉伯商人将“言心兰”种子种于沙漠绿洲。
而那颗由《众镜录?续》化成的星辰,始终悬于北斗之侧。每逢清明、冬至、夏至、秋分,总有孩童仰头凝望,问父母:
“那颗星,真的是书烧出来的吗?”
父母答:“是啊,那是很多人一起点亮的。”
孩子沉默片刻,轻声说:
“我也想写一本书。”
于是,他伏案提笔,写下第一句话:
“我曾以为历史是石头刻的,后来才知道,它是用眼泪和勇气写的。”
窗外,春风拂过山野,一朵言心兰悄然绽放。远处某口古井,传来一声轻响。
很轻,但足够唤醒沉睡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