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我看看新疆的春天。”
她的眼泪无声滑落。
抵达拉萨后,她直奔哲蚌寺。多吉已在寺门前等候。两人并肩走入经堂,香火缭绕中,喇嘛们正在进行晚课。诵经声如潮水般涌来,却又在某一刻奇异地静止??所有的声音同时下沉,仿佛被某种力量吸走。
紧接着,地面微微震动。
不是地震,而是一种有规律的搏动,像是心跳,又像是某种巨大生物在地下行走。殿内的酥油灯火焰集体倾斜了一个角度,指向东南方??正是南疆果园的方向。
多吉闭目凝神,嘴唇微动。片刻后,他睁开眼,对艾拉说:“寺庙的老活佛刚才告诉我,今晚会有‘天语降世’。他说,这不是预言,是提醒。”
“提醒什么?”
“提醒我们,不要忘了最初为什么要倾听。”
当晚,全球十三个主要城市的夜空同时出现了极光现象,即便地处赤道附近的新加坡也不例外。气象局无法解释这一反常气候,但“共感地图”的数据显示,那段时间内,世界各地有超过两百万人在同一分钟内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主题惊人地一致:**思念一个再也见不到的人**。
而在上海心理咨询中心,周文渊迎来了一个特殊的访客。
那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拄着拐杖,走路很慢。她不说自己是谁,只递上一幅画??正是他画册最后一页的复制品,女人抬头望远方的那一幅。不同的是,这幅画的右下角多了一行小字:
>“你说的话,我都记得。”
周文渊的手剧烈颤抖起来。他死死盯着那行字,喉咙像被什么堵住。
老妇人终于开口:“我是苏婉清。我回来了。”
房间里一片死寂。窗外的梧桐叶沙沙作响,仿佛时间也在屏息。
过了许久,周文渊才艰难地吐出一句话:“你……怎么找到我的?”
“我一直都在。”她说,“只是你一直不肯抬头看我。”
原来,当年她并非抛弃家庭远走,而是突发脑瘤,失去记忆,在南方一家疗养院长达八年。直到最近才通过一场公益寻亲活动恢复身份。她第一件事,就是来找他。
“我知道你画了我。”她轻声说,“因为我也做过同样的梦??你坐在窗边画画,阳光照在你背上。醒来后,我就决定,一定要走到你面前,让你知道,我还活着。”
周文渊崩溃大哭。三十年的等待、怨恨、自我欺骗,在这一刻彻底崩塌。他扑通跪倒在地,抱住她的腿,像个孩子般嚎啕。
第二天,他在社交平台发布了一张新照片:两人并肩坐在公园长椅上,手牵着手。配文只有五个字:
>“你也在啊。”
这条动态瞬间引爆网络。数百万用户转发留言,许多人分享了自己的重逢故事:失散多年的兄妹在火车站相认,离婚二十年的夫妻因一条旧短信重新联系,甚至有一对素未谋面的器官捐献者家属与受赠者,在“共感地图”上意外匹配成功,最终见面拥抱痛哭。
李哲看到这条新闻时,正坐在办公室整理档案。他调出周文渊的心理评估记录,发现最后一栏写着医生的批注:
>“长期情感压抑导致认知扭曲,建议重建亲密关系。但值得注意的是,该患者在过去十年间,每到清明节都会匿名资助一名山区儿童,理由栏始终填写同一句话:‘替一个不能来的女人,爱这个世界。’”
李哲关掉文件,走到窗前。雨又下了起来,细细密密,温柔地敲打着玻璃。他忽然觉得,这座城市不再冰冷。
几天后,南疆果园迎来了一场奇特的自然现象。清晨六点,十一株幼苗突然集体发光,颜色依次轮转,最终定格为纯白色。随后,中央那株最纤弱的小苗缓缓抽出一根新枝,顶端孕育出一朵花苞。监测仪显示,其内部能量密度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老周守了一整天。傍晚时分,花苞悄然绽放,花瓣呈半透明水晶质地,每一层都映出不同的画面:有孩童笑脸,有恋人相拥,有老人握手,有陌生人互让伞……全是来自“共感地图”中最微弱却被优先传递的声音片段。
最奇妙的是,每当有人注视这朵花的照片,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一段不属于自己的记忆??可能是某个陌生城市的街景,可能是某句听不懂的语言,也可能是某个从未去过的地方的气味。
科学家称之为“集体潜意识显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