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能感知外界。”贺明霜激动地说,“我们可以唤醒她!”
但林砚摇头:“不,我们现在做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她知道??她等的人,终于来了。”
他们小心翼翼拍摄了全部墙面文本,复制硬盘备份,并将周念真的生命体征数据上传至境外医学联盟求助。撤离前,林砚把《谎言生态学》的手抄本放在她枕下,又在墙上写下一句话:
>**“你藏下的火种,已经点燃了千盏灯。”**
返程途中,天空骤然放晴。阳光穿透云层,洒在归途之上。叶小雨靠在车窗边,忽然开口:“老师,你说我们会赢吗?”
林砚望着远方起伏的山峦,很久才回答:“我不知道什么叫赢。但我知道,只要还有人愿意记住,愿意追问,愿意在黑暗中伸出手去碰另一个人的手??我们就没输。”
一周后,“沉默者的图书馆”新增展区,展出从云台带回的部分抄稿。联合国特别观察员到场致辞,称此举“标志着人类集体良知的一次苏醒”。与此同时,《被治愈的人》纪录片在全球十七个国家秘密放映,引发多起官员辞职潮。
然而,真正的风暴仍在酝酿。
六月三日凌晨,全国三百多个城市同时出现街头涂鸦,内容均为同一句话,字体各异,却出自同一模板:
>“周念真未死,她在等你说出真相。”
清梦司紧急召开闭门会议。据内部泄露纪要显示,高层首次承认:“认知防线出现结构性裂缝,传统压制手段失效。建议启动‘共鸣清除计划’??以更高频的情感叙事覆盖原有记忆节点。”
这意味着,他们将制造一场全国性的“虚假共情运动”:虚构一位“悔悟的反叛者”,讲述自己如何被极端思想蛊惑,最终在政府帮助下重获新生;同时推出系列温情剧集,描绘“被遗忘的英雄”主动选择沉默以保全家人幸福……
林砚看到情报时冷笑:“他们终于意识到,控制人心不再靠恐惧,而是靠爱。”
但她早有准备。
第二天,“回声电台”播出特别节目《真实的代价》,由周念真主治医生的遗孀亲自讲述:“我丈夫曾坚信自己在救人,直到他发现女儿课本里的历史章节,比真实事件晚了整整五年……他问我:‘如果我们教给孩子的是假的,那我们爱的究竟是谁?’”
节目播出后二十四小时内,点击量突破两千万。更惊人的是,全国各地陆续有人自发组织“真实之夜”:人们关闭电视,熄灭灯光,在庭院或广场围坐一圈,轮流讲述家族中“被修改的记忆”??爷爷如何因一句牢骚被送去劳改,母亲怎样被迫写下检讨书才能恢复工作,哥哥为何突然消失又突然“悔过自新”……
这些聚会没有口号,没有旗帜,只有声音在黑暗中彼此碰撞,像星辰交汇。
林砚参加了南陵的第一场。
夜深时,一个七岁男孩站起来,怯生生地说:“我家阁楼有个箱子,爸爸说不准打开。昨晚我偷偷看了,里面全是奖状,写着‘优秀教师’,可名字被墨水涂掉了……妈妈说,那是外公的名字,他以前是个老师,后来‘犯了错’。”
人群安静下来。
林砚走过去,蹲在他面前:“你知道吗?有时候,涂掉名字的人,才是真正犯错的。而保存奖状的人,是在做一件非常勇敢的事。”
男孩眨着眼睛问:“那我能告诉别人吗?”
“当然可以。”她说,“而且你要大声地说,一遍又一遍,直到所有人都听见。”
风吹过旷野,带着夏夜特有的温热与草香。远处,不知谁吹起了口琴,旋律缓慢而坚定,是那首传唱已久的《记忆歌谣》。
林砚仰望星空,心想:或许有一天,所有的火种都会汇成火焰。但在那之前,我们需要继续做一只只飞蛾,明知光可能灼伤翅膀,仍扑向它,只为证明??
黑暗并非永恒,
只是尚未被照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