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笔下小说>公共文化服务概论毛少莹>第二 公共文化服务的公共产品性质与政府责任

第二 公共文化服务的公共产品性质与政府责任(第1页)

第二节公共文化服务的公共产品性质与政府责任

一、文化权利与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责任

在人权的历史演变中,人们力求实现人类的人格完整、自由和平等。经过近几个世纪的努力,基本形成了关于人权与人权保护的国际规范体系。文化权利是人的基本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权利主要包括:人人有参与文化生活的权利;享受科学进步及其应用产生的福利的权利;作者对其本人的任何科学、文学或艺术作品所产生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利益,有享受保护的权利;有进行科学研究和创造性活动的自由等(参见本书第二章)。

有人享受权利就要求有人承担责任,公民的权利规定了政府的公共服务义务,实现公共服务权利是政府的首要责任。政府的公共服务义务包括如下内容:政府要尊重公民的公共服务权利,尊重个人拥有的资源、个人寻找工作的自由、采取必要行动和利用必要资源的自由;政府要保护公民的公共服务权利,防止公民的自由受到侵害;政府要通过促进和直接提供权利的方式实现公民的公共服务权利,如社会救济、义务教育、公共文化服务等,从而逐步达到公民公共服务权利的充分实现。就文化领域而言,政府则应该根据公民文化权利的需要,提供必要的公共文化服务,逐步推动公民文化权利的充分实现。

实现文化权利,必须有一系列相应的产品、服务及保障措施。《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指出,要确保文化权利的充分实现,各成员国应采取各种必要的措施。世界各国在确保文化权利实现的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主要有:加大对文化事业的资金投入,促进文化发展和大众的文化参与;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确保文化服务的数量的增长与人们更便捷地接触文化,如出版更多的书、建立更多的图书馆与博物馆、拥有更多的电视机、发行更多的报纸杂志等;促进文化多样化与文化自由,促进文化认同;国家有义务尊重个人主张和发展其所喜欢的文化,包括语言、宗教、传统和习惯的权利;保护和展示文化遗产;立法保护艺术创造与表演自由,确保个人自由创作文化产品的权利,以及所有人通过博物馆、音乐会、剧院、图书馆等自由地利用这些作品的权利;促进文化艺术领域的专业教育等;国家应提供人们享有的参与文化的权利的条件,包括建立或保留促进大众参与的文化中心、博物馆、图书馆、剧院、电影院以及传统艺术机构的设施,以及采取措施保护、发展和传播文化。

二、公共文化服务的公共产品属性

1。公共产品的内涵与分类

(1)公共产品的概念与特点

公共产品是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品或劳务。整个产品世界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私人产品,如服装、食品等,用于满足个人消费需要;另一类是公共产品,如国防、治安、城市污水处理等,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严格地说,公共产品是区别于私人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品或劳务。

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也称为消费上的非排斥性,即当某人消费这类产品时,他无法排斥其他人也同时消费这类产品;即使你不愿意消费这一产品,你也没有办法排斥;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使它具有公共性,这类产品具有极大的外部收益,是一种人人都有权使用、人人都获益的产品,从而体现了全体居民的共同利益。

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是相对于私人产品具有的竞争性特点而言的。私人产品具有消费上的竞争性,竞争是指获得消费权利时要经过价格竞争,也就是出价最高的人将获得消费的优先权;竞争性的另一特征是边际生产成本不为零,因为社会每生产一件产品都是要付出成本的,如果你要增加消费,就必须付出更多的钱。而公共产品则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的特点,可以为许多人同时享用,也可以反复消费,其边际消费成本为零,每增加一个消费者并没有引起总成本的增加;公共产品的生产成本是很高的,但由于它具有非竞争性,可以为许多人同时享用,因而每个人所分摊的费用并非一定很高,因而,公共费用最好是由所有居民共同分担;同时,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这就意味着它既可以为许多人同时消费,也可以反复消费,因而其利用效率远远高于私人产品;由于公共产品具有消费上的非排他性,不管是否付费,都可以获得消费收益,就会出现“免费搭车”现象,因而,公共产品的生产费用一般采取税收方式强制性地分摊。

(2)公共产品的分类

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这是就公共产品的总体而言的,但是,并非所有的公共产品都完全具备这两个特点。根据公共产品的性质,可以将公共产品分为纯公共产品与准公共产品两大类。

纯公共产品是指完全具备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公共产品,如:国防、国家安全、社会综合治理;行政管理、司法管理、立法;环境保护、基础科学研究等。

准公共产品是指只具备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特点中的一个特点,另一个不具备,或者不完全具备;或者虽然两个特点都不完全具备,但具有较大的外部收益的那些产品。如教育产品,具有非排他性特点,而不完全具备非竞争性的特点,但是具有较大的外部收益;大多数公共工程如公路、桥梁等具有非竞争性特点,而不完全具备非排他性特点;医疗卫生产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特点不充分,但具有较大的外部收益。

私人产品也可以根据其性质分成纯私人产品和俱乐部产品两种。纯私人产品是指完全具备排他性和竞争性特点的产品,由于这类产品只适宜市场供给,因而又称为市场产品。俱乐部产品是指具有私人产品的特点,但又不十分强烈;或者虽然具备准公共产品的某些特征,但受益范围较小,如行业协会、读书社等。

(3)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

所有的公共产品都是公共服务。但是,“公共服务”概念比公共产品广泛,一些公共服务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这些公共服务的成本不可能通过向消费者收费而收回,必须由国家收费或接受捐赠;如果要通过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向使用者收费来收回成本,就会导致公共服务的供给不足。因而,公共服务首先具有公共产品的特征。但是,公共服务基于公平性的考虑,其内涵比公共产品广泛,公共服务是在社会福利最大化意义上的公共产品,隐含着价值观的判断,即什么东西应该由政府提供;如医疗服务消费具有竞争性的特点,但是在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意义上来说,政府应当提供或部分提供医疗公共服务。因而,政府对医疗服务提供补贴,主要是因为对收入不平等的后果的关注。同时,一部分公共服务还具有正的外部性,如义务教育,儿童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不仅对本人及其家庭有益,对整个社会和民族也有益。

2。文化的属性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公共产品属性

文化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是在一定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精神生活方式的总和。在现代社会,文化事业活动的内容日益丰富,在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文化服务是准公共产品,主要体现在文化服务具有一定的非排他性、一定的消费竞争性和外部收益性。(1)一定程度的非排他性。在一定范围内,一个人消费文化产品如听广播、看电视等,并不排斥其他人同时消费,因而,文化服务具有一定限度内的非排他性。(2)一定程度的消费竞争性。在文化服务供给能力有限的情况下,会产生需求竞争,如优秀或可视性强的演出和影视作品、时尚的娱乐项目等的消费就存在竞争,因而,文化产品具有一定的消费竞争性。(3)外部收益性。文化服务具有社会功能,具有外部收益性;公众在消费文化事业产品后,精神享受和文化娱乐的需求得到了满足,提高了文化素质,为激发创造性和积极性提供了重要条件,促进了自身的全面发展;共同的优秀文化遗产通过文化活动得到了继承和发展;文化产业还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增长点。总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事业的发展水平是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和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

书友推荐:美母如烟,全球首富婚后心动:凌总追妻有点甜在言情文里撩直男男主【快穿/np】债务偿还系统一屋暗灯人间政道回归之美母俏姐被健身房教练秘密调教后迟音(1v1)我的教授母亲(高冷女教授)长安春亮剑:开局拿下鬼子据点全家桶书记妈妈倪楠斗罗大陆之催眠武魂配种(1V1,SC)催眠系统让我把高冷老师变成性奴肉便器小欢喜之群芳乱欲母上攻略续(白虎版)可怜的社畜
书友收藏:租赁系统:我被女神们哄抢!韵母攻略端庄美艳教师妈妈的沉沦无绿修改版神豪的后宫日常带着美艳医母闯末世赛博经纪人巨根正太和家族美熟女女神攻略调教手册恶魔大导演妈妈陪读又陪睡穿越影视万界之征服推母之道影视大世界之美女如云仙子的修行重生少年猎美智娶美母我的道家仙子美母冷艳美母是我的丝袜性奴美母的信念熟女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