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司宇下台后,脸色有些难看。他把队员召集起来,语气虽然依旧温和,却带上了压力:“大家今天表现不太理想。尤其是默契度!林零,你要试着感受队友的节奏,不要只顾自己跳准了,这是团队表演!”
零看着他,忽然开口:“根据彩排录像分析,团队整体节奏浮动范围超过15%,我的节奏误差小于1%。如果以我的节奏为基准进行统一,舞台整齐度将提升23%。”
练习室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像看怪物一样看着零。
陈司宇脸上的温和几乎挂不住:“林零!舞台不是实验室!要的是效果,不是数据!你要融入,不是让大家迁就你!”他终于流露出一丝真实的恼火。
零沉默地看着他,不再说话。那双过于平静的眼睛,让陈司宇莫名感到一阵寒意,仿佛自己所有的算计和焦虑,在那目光下都无所遁形。
公演前夜,气氛压抑到了极点。网络上,“星尘组内讧”、“机器人拖后腿”的谣言已经开始发酵。陈司宇焦虑地刷着手机,其他队员也心事重重。
零独自走到练习室外的露台。夜风吹拂,远处城市的灯火如同地上的星河。他抬起手,看着自己的手指,尝试着模仿白天看到某个队员试图表达“渴望”情感时的手部动作,但做出来却依然像在调试机械关节。
他第一次,对这个载体产生了一种……陌生的滞涩感。那种名为“融入”和“情感”的指令,似乎无法通过简单的数据分析和肌肉模仿来完成。
就在这时,他听到身后传来细微的啜泣声。是队里年纪最小的队员,才18岁,因为压力太大,躲在这里哭。
零走过去,站定。那队员吓了一跳,慌忙擦眼泪。
零没有安慰他,只是看着远处灯火,忽然开口:“根据概率计算,你的综合实力排名在前五十,即使本轮表现不佳,被淘汰几率低于17%。”
队员愣住了,呆呆地看着他。
零继续用那没有起伏的语调说:“哭泣会消耗水分和电解质,导致面部水肿,影响明天舞台状态。建议补充300毫升电解质水,并进行十分钟冷敷。”
队员眨了眨眼,忽然噗嗤一声笑了出来,眼泪还挂在脸上:“零哥……你真是……”他摇摇头,叹了口气,心里那根紧绷的弦却莫名松了一些,“谢谢啊。”
零点了点头,不再说话,只是陪他站了一会儿。
公演当天,后台一片兵荒马乱。化妆,换衣,最后一遍对流程。陈司宇努力维持着镇定,给队员们打气,但笑容有些僵硬。
零坐在角落,任由化妆师在他脸上忙碌。他的目光扫过镜子里其他队员紧张、兴奋、不安的脸庞,内部的数据流平静地流淌。
【最终准备就绪。】
【观测目标:团队协作效能、现场观众反应、个体在高压下的表现。】
【自身目标:完成指令,收集数据。】
主持人报幕声传来,聚光灯即将亮起。
“星尘”组,站上了通往舞台的入口。陈司宇深吸一口气,回头看了队员们一眼,目光最后落在零毫无波澜的脸上,眉头几不可查地皱了一下。
升降台启动,光芒涌入。
真正的团队考验实战,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