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制怒法
要有效地制止怒气是不容易的。就一般情况而言,克制怒气暴发主要依靠高度的理智。比如在心中默默背诵传统名言“忍得一日之气,解得百日之忧”、“将相和,万事休”“君子动口不动手”等等。万一克制不住怒气,就应该迅速脱离开现场,在亲人或朋友面前发泄一番。倾诉愤愤不平的怒气之后,自己应该尽快地平静下来。
(5)平心法
一个人应该尽量做到“恬淡虚无”、“清心寡欲”,不要被名利、金钱、权势、色情等困扰,要看清身外之物。一个人要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陶冶情操,充实和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6)自脱法
为了保持心态健康,一个人应该经常参加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社交活动和文体活动,广交朋友,促膝谈心,交流情感。也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爱好来培养生活的乐趣。每个人都应该做到劳逸结合,在工作和学习之余,应该常到公园游玩或郊外去散步,欣赏一下乡野风光,体验一下大自然的美景。
(7)心闲法
有一句诗这样说:“眼底无私天自高。”一个人只要有闲心、闲意、闲情等,就可以消除身心的疲劳,克服心态障碍,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8)乐观法
一个人要健康,首先要“自得其乐、助人为乐、知足常乐”。
自得其乐就是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寻欢乐。譬如:通过琴棋书画陶冶性情,丰富生活;通过读书看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通过跑步、做操、打球等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助人为乐。人生以助人为乐者,其乐无穷。因为助人为乐者常常产生一种“社会需要我”的感觉。这种感觉可给人以追求,给人以力量。
知足常乐就是在生活、金钱和地位上向低标准看齐,能以此**平生。如果向高的标准看齐,则会烦恼困惑,长期下去必然有损健康。人在顺境中是比较容易做到知足常乐的,但是在逆境中也学会知足常乐,那才是真正做到了知足常乐。
(9)健忘法
一个人要健康,就要善于忘记:“忘形、忘劳、忘怀、忘情、忘年。”
忘记烦恼,可以轻松地面临再次的考验;忘记忧愁,可以尽情的享受生活所赋予的种种乐趣;忘记痛苦,可以摆脱纠缠,体味人生中的五彩缤纷。忘记他人对你的伤害,忘记朋友对你的背叛,忘记你曾有过的被欺骗的愤怒、被羞辱的耻辱,你就会觉得自己已变得豁达宽容,生活中就会更加主动也更加有力量。
①忘形
庄子说:“养志者忘形。”就是说修身养性首先应忘却自己形体的存在,这样,就什么也不惧怕了。即使其身患这样或那样的病症,也能使自己泰然处之,镇定自若,不焦虑,不消极,自然有利于战胜疾病,康复身体。
②忘劳
能心情舒畅,任劳任怨地参加适当的、有节奏的工作、劳动,并把它看作是生活的一大乐趣和锻炼身体的一个内容,也是有利于身体健康的。
③忘怀
能不自扰,不自卑,不沉沦,对一切不幸和打击,做到视有若无,豁达宽容。
④忘情
有这样一副对联:“酸甜苦辣非玉味,玉味只是淡;嗔喜爱怒要忘情,忘情则无烦。”它告诫人们,一切喜怒哀乐之事,都要淡然若忘,要精神超脱。
⑤忘年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不要经常产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悲观心态,应该从心态上忘掉岁月,忘掉压力。
学会与挫折与压力进行抗争
研究证明,现在人们在精神上承受的压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因此导致了许多心态疾病的出现。
为了摆脱心态压力,必须找出主要的产生压力的根源并予以正面地解决,增强自己的抗压能力,学会与挫折和压力进行抗争的有效方法。
专家指出,宣泄不良情绪有以下19条天规:
(1)每天快步走30分钟
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平衡血压,增进心肺功能,使人身心健康,充满活力。应该着重指出的是,运动可以增加p—脑内吗啡的释放量。研究证明,这种物质是人体天然的镇定剂,可以帮助人平衡心绪,可以给人一个好的心情。很多资料表明,压力会消耗p—脑内吗啡。因此为了增加p—脑内吗啡,不要忘了适度地运动,最简便的办法就是“每天快步走30分钟”。
(2)走近大自然
如果心情不好、压力很大的时候,千万不要自己闷在一个角落里,这样很容易钻牛角尖。遇到这样的情况,最好是走向自然,走向人群,这样就可以转移压力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