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是这样的。我来贵行之前,问过好几家金库,他们保险箱的租金都很昂贵。而您这里租金的确很便宜了,一年才花6美分。”
瞧,这就是犹太人的厚黑之处!在别人看来,银行是存钱和贷款的地方,大多数人到银行贷款是想贷得越多越好,希望抵押的物品也越少越好,但是,这位犹太人却反其道而为之。他用了巨额的抵押金仅仅换取了1美元的贷款,目的只是希望银行替他保管巨额的金钱而尽量少支付保管金。尽管这种做法令人不可思议,但却是合法的,让人不得不佩服犹太人的善于钻营的厚黑经商之道。
犹太人从长期的经营实践中体会到“数中有术,术中有数”的道理。这就是说,经营者要重视对各种数量关系的分析,以便在数量的计算中寻求有效的对策和方法。
2.抠门取巧,省一点是一点
厚黑商人,对物品斤斤两两的计较和对金钱分分毫毫的核算是职业本能的反映。作为商人,他们如果不精打细算,锱铢必较,百般钻营算计,怎能获得经营的利润呢?同样,犹太商人认为,正视自己的日常事务,并且在钱财方面,量入为出,斟酌考虑,这是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职责。
一个生活节制适度的人的口袋里才会有钱去帮助别人;而一个铺张浪费、缺乏远见和挥霍一空的人,他是从来就不会有机会去帮助别人的。
当然,节俭绝不是做一个一毛不拔的铁公鸡,否则就是一个可怜的守财奴。在生活和交往中心胸狭窄、斤斤计较,这是极端短视的,一般也只会导致失败。
“紧紧地看住你的钱包,不要让你的金钱随意地花出去,不要怕别人说你吝啬。你的钱每花出去一分都要在有两分钱的利润的时候,才可以花出去。”犹太厚黑巨商洛克菲勒是这个信条虔诚的遵守者,尽管他的财富多得他自己也数不清,但是洛克菲勒却一直奉行这一信条。
洛克菲勒早年在一家大石油公司做焊接工,任务是焊接装石油的巨大油桶。但是,焊接时总会有焊条的铁渣掉落。后来,洛克菲勒细心地发现他每焊接一个油桶要掉落的铁渣每次不多不少正好是509滴,洛克菲勒心想,这得浪费多少焊条呀!
于是,洛克菲勒想办法改进了焊接的工艺和焊接的方法,让每次滴落的铁渣从509滴减少到508滴。尽管每次只减少1滴铁渣,但是对一家大石油公司来说,全年节约的资金竟然是5.7亿元之多!洛克菲勒因此获得了晋升。
洛克菲勒刚步入商界时,经营步履维艰,他朝思暮想发财却苦于无方。
有一天晚上,洛克菲勒从报纸上看到一则广告,是推销一种发财秘诀的书。为此,他高兴极了,第二天急急忙忙到书店去买了一本。当他迫不及待地把买来的书打开时,却看到书内仅印有“勤俭”二字,其余再没有任何内容了,洛克菲勒为此大为失望和生气。
在接下来的几天中,洛克菲勒因此思想十分混乱,几天寝不成眠。他反复考虑该“秘诀”。
起初,他认为书店和作者在欺骗他,一本书只有这么简单的两个字,他想疾书指控他们在欺骗读者。
后来,他越想越觉得此书言之有理。确实,要发财致富,除了勤俭之外,别无其他办法。
这时,洛克菲勒才恍然大悟。
此后,洛克菲勒将每天应用的钱加以节省储蓄,同时加倍努力工作,千方百计地增加一些收入。
这样坚持了5年,洛克菲勒积存下800美元,然后他将这笔钱用于经营煤油。在经营中,洛克菲勒又精打细算,千方百计地将开支节省,把赢利中的大部分储存起来,到一定时间把它投入石油开发。经过30年左右的“抠门取巧”经营,洛克菲勒成为美国最大的三个财团之一的首领,直至1996年,其财团属下的石油公司,年营业额已达1100多亿美元。
洛克菲勒成为亿万富翁以后,在经营管理方面也是精于算计。他要求部下提炼一加仑原油的成本要计算到小数点后的第三位。每天一到公司,他就要求公司各部门将一份有关成本和利润的报表送上来。多年的商业经验让他熟稔了经理们报上来的成本开支、销售以及损益等各项数字,他常常能从中发现问题,并且以此指标考核每个部门的工作。
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洛克菲勒更是以严格著称,目的就是培养孩子们节俭的精神。首先,洛克菲勒不让孩子们知道自己的父亲是个富人,他的几个孩子在长大成人之前,从来没有去过父亲的办公室和炼油厂。同时,洛克菲勒在家里搞了一套虚拟的市场经济,称他的妻子为“总经理”。他们要求孩子们认真记账。孩子们都需要靠做家务来获得零花钱:打苍蝇2分钱;削铅笔1角钱;练琴每小时5分钱;修复花瓶1元钱;一天不吃糖2分钱,如果第二天还不吃则得到1角钱;从菜地里拔10根杂草1分钱;劈柴1角5分;保持院里小路干净1角钱。
洛克菲勒为自己能够把孩子们培养成小小的家务能手感到很得意。他曾指着13岁的女儿对别人说:“这个小姑娘已经开始挣钱了,你根本想象不到她是怎么挣的。我听说煤气用得仔细,费用就可以降下来,便告诉她,每月从账单上节约下来的钱都归她。于是她每天晚上四处转悠,看到没有人在用的煤气灯,就去把它关小一点儿。”
3.懂得巧干,以智取胜
经商厚黑学主张智胜,而不是力胜,大事业是靠智慧和精明取得的,而不是靠体力。经营管理必须动脑筋,如果只知道拼命,自然会赚到钱,但是却很难赚到大钱。所以,厚黑商人懂得巧干加实干,懂得利用别人的势力打出自己的品牌,为自己营造出强大的声势。
经商厚黑学认为,勤劳尽管是一个人成功的必要条件,但是仅仅用勤劳是远远不够的,最终能够成功、能够致富的人们并不是那些一味不停干活的人。
有一次,一位下属在喝醉酒的时候对他的犹太老板说:“讲到勤奋,你不如我;论成功,我根本不敢和你比!这是为什么呢?”
老板听了,惊奇于下属的疑问,但是他马上就意识到了下属的意思,于是反问下属:“为什么你们会以为我应该比你们更加勤奋呢?为什么我非要比你们勤奋才能赚钱呢?”老板接着说,“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钱是靠勤奋赚来的。尽管我也曾经勤奋过,那已经是很多年以前的事,那时候,我替自己的老板工作。在那个年代,我比你们要勤奋、刻苦得多,却没有你们现在所挣得多。在这个社会,大部分的人都勤奋,但不是大部分的人都能够发财!靠勤奋发不了财!”
下属对此很诧异,问:“发财不是靠勤奋,那靠什么呢?”
老板说:“既然大家都那么勤奋,难道缺我一个地球就不转了吗?我的长处,是提供让别人有机会勤奋的工作职位,而不是我要比他们更加勤奋!”
犹太人认为,最努力工作的人最终绝不会富有。如果你想变富,你需要“思考”,独立思考而不是盲从他人。富人最大的一项资产就是他们的思考方式。
亿万富翁亨利·福特说:“思考是世上最艰苦的工作,所以很少有人愿意从事它。你的头脑是你最有用的资产,但如果使用不当,它会是你最大的负债。”
华尔街是众多投资者们聚集的地方,也是他们争夺机遇与利润的地方。为此,许多投资者每天都要紧紧地盯着电脑看市场行情,不放过任何一个关于市场分析及评论的信息。因为他们认为,信息就是机遇,错过一条有价值的信息,就等于失去了一次赚钱的机会。尽管这些人为此而紧张地工作着,但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犹太金融家摩根的做法却与众不同。他总是在休假、娱乐,但是他的资产却不断地在增长。这是为什么?人们对此很不理解。摩根却说:“那其实是工作的一部分,只有远离市场,才能更加清晰地看透市场。那些每天都守在市场上的人,最终会被市场中出现的每一个细节所左右,也就失去了自己的方向,被市场给愚弄了。”
可见,赚钱并不是要一味艰苦地工作,这样往往会看不清市场的本来面目,被市场所愚弄,金钱当然离自己越来越远。像摩根这样让自己超然于纷繁复杂的市场之外,用冷静的眼光来看待市场,用理智的头脑来分析市场,得到的信息往往更具有商机。
“有些事情何必自己去干呢,你只需要干自己必须去干的事情,其他的事情交给别人去干好了。一个人倘若事必躬亲,不论其才干多么高超,也难以兼顾。”洛克菲勒说,“我永远信奉干活越少,赚钱越多。我只去做那些需要自己认真思考的事情,这样才是你的意义。”
犹太人相信,成功的商人并不仅仅依靠勤勉来致富的,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承受马不停蹄的劳动,只有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利用自己的智慧,同时再借用其他各种资源,把所有的资源整合起来为我所用,才能够发挥最大的潜力。
4.打好自己的“算盘”,做好自己的账房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