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昭早年曾在一次秘密集会上,听阿禾提过一句模糊的话:“钟要全,须有龙血润其魂。”
当时不解其意,如今豁然开朗。
她立即动身前往京城,却在城门外被拦下。守城将领递来一份密笺,竟是萧锦亲笔所书,字迹颤抖却坚定:
>“勿来。宫中有眼,步步皆网。
>我知你是谁,也知道你要做什么。
>若钟需我,我自会出。只待东风再起,吹开九重宫门。”
徐昭握信久久不语。
她没有强闯,而是悄然潜入京郊一座废弃尼庵,在那里联络旧部,绘制皇宫地形图,研究宫廷礼制与轮值规律。她得知,萧锦每日黄昏会至御花园观星台独坐一刻,由两名哑婢随侍,禁军不得靠近。而观星台地下,正是前朝遗留的“地音廊”入口??传说中,此处曾埋设共鸣铜管,直通风语塔旧址。
“若她真是第七位听钟人,那她的声音,从未真正消失。”徐昭对柳漪低语,“只是被锁在了地底。”
她们开始策划一场前所未有的行动:借春分祭天之机,引动天地共鸣,唤醒萧锦体内沉睡的钟魂。
为此,她们需要一样东西??皇叔当年赠予徐昭的那枚真铜铃。
据传,此铃乃用风语塔主钟碎片熔铸而成,与皇室秘藏的“承音玺”同源共生。唯有二者同时震动,才能开启地音廊的封印。
可真铃已在三年前投入塔顶,与启音钟融为一体。
除非……有人能让钟“吐”出它。
徐昭思虑再三,决定求助一人??现任钦天监监正,陆沉舟。
他曾是沈清璃的学生,也是当年唯一幸免于难的“言官”。世人以为他趋炎附势,投靠权贵,实则他早已暗中布局多年,掌观天象之权,实为守护“余音”最后一道屏障。
她在雨夜登门,未通报姓名,只在门缝塞入一片桃瓣,与当年阿禾留下的标记相同。
翌日清晨,陆沉舟亲自来访,一身青袍,目光如渊。
“你想取回铃?”他问。
“是。”
“你知道代价吗?钟一旦失去铃,将陷入百年沉眠,直至新的听钟人诞生。”
“我知道。”她说,“但若不唤醒萧锦,钟终将被人再度篡改。与其苟延残喘,不如赌一次重生。”
陆沉舟沉默良久,终是点头。
三日后,西北风语塔突现异象:夜半钟声自鸣,持续整整七刻,随后钟体裂开一道细纹,一枚小巧铜铃从中缓缓飞出,如蝶归巢,落入徐昭手中。
与此同时,京城地震三息,紫宸宫琉璃瓦坠落无数,皇帝惊问其故,陆沉舟跪奏:“天示警兆,余音将变,龙女当醒。”
皇帝沉默良久,终叹:“若这是天意,朕……不敢违。”
春分当日,东风骤起。
徐昭携铃潜入地音廊,柳漪率众在城外奏乐引气,苏绾远在漠北燃起烽火,七处遗迹同时震动。
而在御花园观星台,萧锦突然站起,挣脱婢女束缚,走向栏杆边缘。她仰头望天,嘴唇微动,竟发出十年来的第一声??
那不是话语,而是一段古老旋律,与启音钟最初的鸣响完全一致。
地底深处,铜管共鸣,尘封百年的声浪如潮涌出。
徐昭将铜铃置于阵心,高举双手,以血为引,划破掌心,滴落在铃上。
刹那间,铃声与歌声交汇,直冲云霄。
整座皇宫为之震颤,屋檐铜铃尽数狂舞,连皇帝手中玉圭也嗡嗡作响。
萧锦缓缓转身,望向地音廊方向,嘴角浮现一抹笑意。
她终于,能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