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音冷冷道:“你说错了。人们不是选择沉默,而是曾经没有听见彼此的可能。现在不同了。”
她举起铜铃,发动“真言共振”。
刹那间,全国七十二座辨音阁同时响起同一段声音??那是少年们被迫录制的原始音频,未经剪辑,充满哭喊与挣扎。与此同时,南岭同步播放阿禾最后一幅画的声波转化版,万千面孔在音流中浮现,齐声呐喊:
>“我们在这里!我们一直都在说话!”
沈仲文猛然仰头,双耳喷血。
他建造的谎言高塔,在亿万真实声音的冲击下轰然崩塌。
临终前,他嘶哑问道:“为何……非要揭开这些丑陋?让人们活在梦里不好吗?”
柳音俯视着他:“因为梦里的和平,终究会被现实撕碎。而真实的伤口,才能长出真正的愈合。”
三日后,皇帝颁布《真声诏》:凡参与“伪声计划”者,无论官职高低,一律剥爵流放;三名幸存孩童接入宫中疗养,并设立“听童院”,专收残障言语者,教授音律与表达;同时在全国推行“原声认证制度”,所有官方广播必须附带生物声纹标识,确保来源真实。
又过了七日,清明将至。
“听魂祭”如期举行。万言台上,百姓自发带来亲人遗物,放入特制共鸣箱中。当钟声响起,那些未能说完的话、未能发出的呼救、未能得到回应的期盼,尽数化作旋律,在空中交织成一片金色光雨。
柳音站在高台中央,手中铜铃轻摇。
这一次,她听见了一个全新的声音??不是控诉,不是哭泣,而是一种温柔而坚定的低语,来自四面八方,汇成一句简单的话:
>“谢谢你,听得见我。”
她眼角微润。
就在此时,一道身影悄然走近。是萧景渊,身穿素袍,手中捧着一块新制的铜牌,上面刻着一行小字:
>**此铃,非为审判,乃为陪伴。**
他将铜牌系于她手中的铃上,低声道:“这些年,我总以为权力能改变一切。直到看见你用声音唤醒沉睡的良知,才明白??真正的力量,从来不在龙椅之上,而在愿意倾听的心里。”
柳音抬头看他,许久,轻轻一笑:“陛下终于学会了听。”
他亦笑:“是啊,只是学得晚了些。”
祭典结束后的第七个夜晚,柳音再次梦见徐昭。
她依旧站在那棵巨大的桃树下,身边站着阿禾、沈仲文、被封口的孩子们,还有无数面目模糊却神情安详的灵魂。她们手牵着手,围成一圈,轻轻哼唱一首从未听过的歌。
柳音问:“这是什么曲子?”
徐昭回头,微笑:“是未来的声音。”
她醒来时,天还未亮。
推开窗,晨雾弥漫,远处山峦若隐若现。她拿起笔,在《余音》新卷第二页写下:
>**当一个人开始倾听,他就不再是孤岛。
>当千万人彼此听见,世界便有了新的语言。**
风吹过书页,铃声轻响。
somewhere,一个新的故事,正在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