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颤抖着手拿起第二盘??董明远。这个名字,在所有公开资料中几乎被抹尽。他是核聚变方向的核心专家,却在1977年冬突然“因病去世”,年仅四十二岁。
带回宾馆,我接上便携设备,按下播放键。
电流杂音过后,传来断续而虚弱的声音:
>“……他们不是意外。我是唯一知道全部燃料配比的人。那天晚上,实验室发生‘泄漏’,其实是人为注入过量氚气……我知道是谁干的……吴世勋签了指令,陈国栋执行……他们要的是可控成果,不是真相。我说必须停止实验,否则反应堆会在三个月内失控……然后我就被送进了隔离病房……说是肺损伤……其实是在等我死……”
>
>(剧烈咳嗽)
>
>“但我活下来了……靠喝雨水、吃窗台霉菌……三个月后,我逃出来,去了青海湖边的一个牧民家……我把数据写在羊皮上,托人带给李老师……可后来……再没人回信……”
>
>“如果有人听到这段录音,请告诉世人:第一次点火试验的成功率,根本不是官方说的98%,而是37%。其余六十三次失败,都被烧成了灰……那些牺牲的工人,连名字都没留下……”
>
>(声音渐弱)
>
>“我不是英雄……我只是……不想让下一代,在谎言里建未来……”
录音戛然而止。
房间里静得可怕。朱韵脸色发白:“这意味着……所谓‘一次成功’的神话,完全是伪造的。整整二十六次重大事故被掩盖,数百人伤亡未登记……”
“而这只是能源组。”我喃喃道,“还有航天组、材料组、通讯组……昆仑计划七个子项目,每一个都可能是血写的功劳簿。”
我们立刻开始整理证据链。通过交叉比对《真相录》中的时间线与铁路局后勤记录,发现1977年至1978年间,有三十七辆标着“教学器材”的货车秘密驶向西北荒漠,而返程时重量异常减轻??那是运尸车。
更令人窒息的是,我们在董明远提到的“羊皮密文”线索中,顺藤摸瓜找到了一位青海老牧民的后代。他在父亲遗物中发现一张泛黄羊皮,上面用藏文与化学符号混合书写,经破译竟是完整的**冷核聚变初级模型推导过程**,落款日期为1977年12月24日。
“这是颠覆性的。”朱韵激动地说,“这证明我国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就已触及新能源门槛,却被刻意雪藏!为什么?因为一旦公布,就会动摇传统能源利益集团的根基!”
我看着窗外黄河浊浪翻滚,忽然明白了什么。
真正的敌人,从来不是某个具体的人,而是一个**自我维稳的系统惯性**。它害怕真相带来的震荡,胜过害怕停滞本身。
---
我们决定发布这批新证据,但不再采用“倒计时引爆”的方式。这一次,我们要让它**缓慢渗入现实**。
我们以“民间科学史研究联盟”名义,将材料拆分成三十篇短文,搭配口述影像、实物照片,在各大平台以每日一篇的形式连载。标题朴素得近乎平淡:
《一位电工的值班日志》
《食堂阿姨记得的加班餐数量》
《被退回的家属抚恤金申请表》
《某次“天气原因”导致的通信中断》
没有煽情,只有细节。
奇迹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