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春明捧着他的脸,额头贴着他的额头,笑道:“那你的预感可能不太准。我觉得我们的第一个新年,会非常的顺利。”
“那就借夫人吉言。”
第68章起疑心春明,你好像很了解太子。
周绪光如此着急赶回来,一方面是因为想念许春明,另一方面是要参加腊八节当天的朝祭。
朝祭一般在腊月初八的卯时,宫里正前方的广场上进行,由当今圣上带领文武百官举行仪式祭祀神灵,来保佑来年农业的风调雨顺大丰收。周绪光作为曾经司农所的官员,又刚刚立下祭州城的大功,是必须要参加的。
许春明醒来的时候,周绪光已经参加完朝祭回来了。趁着陪她一起用早饭,还向她描述朝祭的宏达场面,末了意有所指地说:“这次是太子殿下替圣上出席的。”
许春明算不上惊讶,但还是忍不住问:“这种场合太子也敢出头?”
短短半年的时候,太子从那个温文尔雅善良到软弱的男人,变成了行事乖张心思深沉爱出风头的人。往常也就罢了,腊八的朝祭,他竟然也敢代替圣上出席。
关键的是,圣上竟然也答应了。
许春明都看不懂圣上的想法了。
周绪光道:“说是圣上身体不佳。我暗中问曹兄了,他说是大臣举荐的。”
“这和要逼宫有什么区别,太子是真蠢还是假蠢?不应该啊,”
许春明自言自语,“就算是他被权力诱的头脑发热,他身边的人不会不提醒他。就他那个太傅,精明着呢,管太子也管的很严格。从吃穿住行,到他的一言一行,可谓严厉到令人发指。”
甚至可以说,太子之前的性格,和这个太傅对他小时候非常严格的管束也有些关系。
她说完,许久没听到周绪光再说话。许春明转头看去,见他一直好奇地盯着自己,许春明摸摸自己嘴角:“怎么了,我脸上沾东西了吗?”
周绪光摇头,“只是好奇,你对太子的事和他身边的人,好像很了解。”
许春明不动声色地吞下口中的面饼,道:“我母亲和圣后是密友,你又不是不知道,这些我当然是从目前口中听说的。”
“也对。”周绪光没有多想,“你说的那个太傅,姓刘吧?他上个月中风了,一直在府中养伤。太子倒是去探望过好几次,只是刘太傅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听说现在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两人相视一眼,都觉得此事和太子脱不了关系。
不过刘家的人都没说什么,他们也做不了别的事。
许春明默默喝了两口汤,突然说:“真的做不了别的事吗?”
周绪光看出她想表达的意思,悄悄笑了,“你说呢。”
知道他有自己的打算,许春明了然一笑,继续低头吃自己的早饭。
周绪光只陪她待了一个多时辰就匆匆走了。
他还要进宫去参加晚祭和宫宴。
他走没多久,梁王妃身边的张嬷嬷就过来了,说考虑到许春明现在身子重行动不便,让她不用参加府里的晚宴。
晚宴人多事多规矩多,再加上有方侧妃和大陶氏在,少不得会有难听的话,眼不见心不烦,许春明正不想去,便应了。
想着此事应该是周绪光去提醒的王妃,许春明吃饱喝足,在院内慢走散步,不自觉的就想到了他之前问她为何会对太子的事那么熟悉。
她说的那个理由很正当,世子应该是相信了吧。
也怪自己,许春明悔的咬着唇,在他面前太过放松,说话也不经思考,这才说了那么多太子的事。
许春明围着院子走了两圈,靠着树停下来歇息,心中止不住的担心周绪光会知道些什么。
她和太子虽然真的没什么关系,赐婚的旨意也没有颁布,但就像之前五公主所说的那般,众人对他们的关系都心知肚明,不管是她自己还是太子,都十分笃定赐婚会很顺利。
哪想半路里她会嫁给周绪光。
说起来,在她和太子为数不多的见面次数里,太子对她的关心并不少。包括她曾经吃的那道绿茶春叶糕的点心,也是被他拿来先给的她,再送的圣后。
想到少年时期那些温情时刻,再到现在她的枕戈待旦,许春明的心里难免有些唏嘘,任是当年的她怎么想象,也想不到她和太子会有如今敌对的场景。
许春明的心里有些不忍,倒不是因为对太子还有情,而是不忍记忆里那个
因为善良放过犯错的宫人,而被圣后责骂罚跪的少年,变成现在嚣张又张扬的模样。
这份不忍刚生出没多久,就被匆匆赶回来报信的飞羽给打散。
“是何俊告诉婢子的,今日晚祭的时候,圣上兴致好,就打开了宫门,让外面的百姓尽情观看。结果宋彻突然冒了出来,状告咱们世子在祭州城的时候,私藏民政,贪污了好多银子。”
许春明知道,太子出手了。